南來雨宿仍風餐,蠻溪鬼洞三年還。 叢林龍象老衲死,處處鐘鼓空雲山。 獨聞疏山有尊宿,不減當年矮師叔。 欲求法雨洗蠻烟,正恐齋廚窘炊玉。 道人忽從山中來,要乞上方香飯回。 我方癡坐視屋壁,毛孔要須香七日。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慧空
南來雨宿仍風餐,蠻溪鬼洞三年還。 叢林龍象老衲死,處處鐘鼓空雲山。 獨聞疏山有尊宿,不減當年矮師叔。 欲求法雨洗蠻烟,正恐齋廚窘炊玉。 道人忽從山中來,要乞上方香飯回。 我方癡坐視屋壁,毛孔要須香七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兩重江外片帆斜,數里林塘遶一家。 門掩右軍餘水石,路橫諸謝舊煙霞。 扁舟幾處逢溪雪,長笛何人怨柳花。 若到天台洞陽觀,葛洪丹井在雲涯。
師名自越徹秦中,秦越難尋師所從。 墨跡兩般詩一首,香爐峰下似相逢。
宸翰符玄造,榮題國子門。 筆鋒迴日月,字勢動乾坤。 簷下雲光繞,梁間鵲影翻。 張英聖莫擬,索靖妙難言。 爲著盤龍迹,能彰舞鳳蹲。 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荒壘三秋夕,窮郊萬里平。 海陰凝獨樹,日氣下連營。 戎斾霜旋重,邊裘夜更輕。 將軍猶轉戰,都尉不成名。 折柳悲春曲,吹笳斷夜聲。 明年漢使返,須築受降城。
雅篇忽見遺,婉□開緘發。 惠風搖精思,瓊蕋疑花□。 (下缺)(見《四部叢刊》本《皎然集》卷一)(按:《皎然集》錄此詩四句後,尚有「空門青山月」至「來稅丘中轍」共七句。 檢《全唐詩》卷八一五,此七句爲《酬李司直縱諸公冬日遊妙喜寺題照昱二上人房寄長城潘丞述》一詩之末七句。 可知原本在《五言答李師尚》前四行後,適有缺頁或缺行,刊刻者不審,遂將二詩合成一篇,今爲析出。 )。
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 一望秋山淨,蕭條形迹疎。 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 方願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晉遠風流八百年,虎溪無復社中賢。 愛斯吐月吞風屋,有此開花結子蓮。 直使淵明通耿介,亦教靈運費攀援。 知師戒潔方投社,欲對松窗設榻眠。
寄語高人來問法,莫辭門外立齊腰。
積雨長塗淖,禪房卧枕書。 松風醒耳目,梅雨上衣裾。 誤著謝公屐,寧宜仲舉輿。 前山聊細數,何事擁犀渠。
嫩葉吹風不自持,淺黄微綠映清池。 玉人未識分離恨,折向堂前學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