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皆垂穎,山園特有光。 牽牛高暈碧,滴露小勻黄。 老讀離騷傳,兒尋急就章。 杜門觀化物,吾得傲羲皇。
无
其他无
〔宋朝〕 朱翌
金秀皆垂穎,山園特有光。 牽牛高暈碧,滴露小勻黄。 老讀離騷傳,兒尋急就章。 杜門觀化物,吾得傲羲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祀遵五禮,時屬三秋。 人懷肅敬,靈降禎休。 奠歆旨酒,薦享珍羞。 載張送樂,神其上遊。
千樹繁紅遶碧泉,正宜尊酒對芳年。 明朝欲飲還來此,只怕春風却在前。
煙雨南江一葉微,松潭漁父夜相依。 斷沙鴈起金精出,孤嶺猨愁木客歸。 楚國柑橙勞夢想,丹陵霞鶴間音徽。 無因得似滄溟叟,始憶離巢已倦飛。
涼簟鋪斑竹,鴛枕竝紅玉。 臉蓮紅,眉柳綠。 胸雪宜新浴,淡黃衫子裁春縠,異香芬馥。 羞道交回燭,未慣雙雙宿。 樹連枝,魚比目。 掌上腰如束,嬌嬈不爭人拳跼,黛眉微蹙。
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處處焚。 一陰一陽乃成道,秋石蒼蒼浪子孫。 玄武朱雀明前路,湧泉真汞守乾坤。 鼎鼎製鉛成寶物,姹女藏頭不肯出。 十二葫中紫河車,四十二氣烈仙窟。 顏如玉,貌如霜,棗葉雄朱修修畢。 手摶日月入爐中,炎炎赫赫魂不失。 非濟凡間飢凍疾,不如學道急須出。 水煑冥冥白虎身,獸鑪上下兩莫測。 大象不遊於兔穴,大悟不拘於小節,迷者心差皆總失。 非傳下界盲瞽人,滅族亡身不可出。 六謌六謌,爾翺已去往蓬萊,白日霞仙,今古密鶴,叫前程,洞庭湖,禮我聖祖爲留術。 去無聲,甘如蜜,一七二七七萬畢。 開鑪忽見火一團,光彩炎炎赫赫奕。 雖濟凡間飢凍疾,不如訪道棲金室。 (《大還丹照鑑》)(按:《十國春秋》卷四七:「爾朱先生,成都人也。 字通微,亦號歸元子。 唐僖宗時隱鍊於金雞關下石室。 居久之,有異人與藥一丸,且戒曰:『子見浮石而服之,仙道成矣。 』自是遇石必投之水間,視其浮沉。 人皆笑以爲狂。 一日遊峽上,有叟艤舟相待,叩其姓氏,對曰:『涪州石姓也。 』遂豁然悟曰:『異人浮石之言,斯其應乎? 』因服藥輕舉而去。 時天復末年也。 先生有《還丹歌》傳於蜀中。 」應即此人。 此詩應即《還丹歌》。 《大還丹照鑑》作者爲後蜀廣政間人,故得以收錄之。 )。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洗滌要教心地靜,狐疑勿類水蓱翻。 經書說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 雅合無爲深見識,陰陽去住捉寒暄。
鼠腊要非玉,箎聲偶先塤。 窮通一生事,早晚焉足論。 行行欲何之,闊步登金門。 有意韓淮陰,報讎如報恩。
拂袖歸來日,柴門稚子迎。 貧甘守藜藿,名不愧公卿。 寶劍空藏匣,良弨惜解檠。 中興誰草詔,君盍在承明。
邂逅江干不自期,坐傾談屑看霏霏。 豈無清禁摛華地,只得名城衣錦歸。 惜別定知雙鬢換,問詩常恨寸心違。 目窮千里蒼茫際,惟有檣烏向北飛。
拂榻香凝夜,清眠擁衲衣。 五更聞喚起,一路聽催歸。 山雨寒仍重,溪雲溼不飛。 幽花短臨水,蜂蝶冷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