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鉢繞禪衣,連宵宿翠微。 樹開巴水遠,山曉蜀星稀。 識遍中朝貴,多諳外學非。 何當一傳付,道侶願知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盧綸
瓶鉢繞禪衣,連宵宿翠微。 樹開巴水遠,山曉蜀星稀。 識遍中朝貴,多諳外學非。 何當一傳付,道侶願知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去年秋露下,羇旅逐東征。 今歲春光動,驅馳別上京。 飲中相顧色,送後獨歸情。 兩地無千里,因風數寄聲。
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陶公戰艦空灘雨,賈傅承塵破廟風。 目斷故園人不至,松醪一醉與誰同。
品物盡昭蘇,神功復帝謨。 他時應有壽,當代且無虞。 賜曆通遐俗,移關入半胡。 鷦鷯一何幸,於此寄微軀。
(案《全唐詩》無王梵志詩,生平事跡不可考。 《太平廣記》所載,神誕不可信。 劉復《燉煌掇瑣》據巴黎國家圖書館藏二七一八號燉煌卷子錄出梵志詩一卷,另以三二六六號殘卷校之。 今即自劉本錄出,而取鄭振鐸本《梵志詩拾遺》補其缺。 〖王梵志詩卷子原爲三卷,上所云即其首卷,二卷今佚,三卷胡適藏之。 關本《拾遺》,即三卷中一部分。 〗此外余又見唐釋皎然《詩式》及宋陳巖肖《庚溪詩話》引梵志詩各一首,今幷錄附於後。 〖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四云與伯二七一八卷同一系統的敦煌卷子共有十二本。 今即據其所錄,幷參據今人增校意見,作出校記。 今人校訂意見皆據郭在貽《王梵志詩彙校》。 〗)。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不爲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夢幻浮華有此身,青氈已舊不須新。 百年撤手成歸計,多少衣衾屬別人。
羊角洞開風浩蕩。
擾擾人間歲月移,山房幾度換茅茨。 身遊與世相忘地,詩到令人不愛時。 老鶴初來未丹頂,稚松親種已虬枝。 東塗西抹非無意,皺面朱鉛太不宜。
一池芳日上簾鈎,荷氣蒸人醉不收。 藕欲作舟花作屋,更和風露管清秋。
左方擁崇岡,昔也重嶙峋。 自我護樵牧,林光稍敷紛。 與菊明疎秋,墮桃照穠春。 本求平野立,八荒辨燕秦。 終限分寸珠,僧磬通比隣。 面牆雖養蒙,意生豈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