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八九

〔宋朝〕 曹勛

吾家遠城市,四圍縈疊嶂。 意尋烟霞游,喜逐樵牧上。 松間憩兩足,論高等四暢。 或時戴月歸,山花記心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端州江亭得家書二首 二

    長安別日春風早,嶺外今來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葉,不聞搖落更堪愁。

    李紳 唐宋诗
  • 寄塞北張符

    隴樹塞風吹,遼城角幾枝。 霜凝無暫歇,君貌莫應衰。 萬里平沙際,一行邊鴈移。 那堪朔煙起,家信正相離。

    周朴 唐宋诗
  • 梅道士水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孟浩然 唐宋诗
  • 定慧相資歌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爲尊。 初名止觀助新學,後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 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觀存。 定爲父,慧爲母,能孕千聖之門戶。 增長根力養聖胎,念念出生成佛祖。 定爲將,慧爲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羣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 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剎那靜,漸漸增修成正定。 諸聖較量功不多,終見靈臺之妙性。 瞥聞法,纔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變凡爲聖剎那時。 無邊生死根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 湛心水,浄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 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剋,攀援病,倏然浄。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終無改。 瑩似琉璃含寶月,倏然無寄而無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行門中爲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雲捲盡片時間。 貧女室中金頓現,壯士額上珠潜還。 斬癡網,截欲流,大雄威猛更無儔。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普現羣生諸佛智。 邊邪惡慧盡朝宗,螻蟻鯤鵬齊受記。 偏修定,純陰爛物刳正命。 若將正慧照禪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 須憑妙定助觀門,如月分明除霧翳。 勸等學,莫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覺岸,便於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 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 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 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 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 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 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準。 一塵入定衆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裏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祇爲虧真智。 真實言,須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 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 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纔思入道門。 自利利他因果備,若除定慧莫能論。

    釋延壽 唐宋诗
  • 夜與張舒話別

    愁聽南樓角又吹,曉雞啼後更分離。 如何銷得淒涼思,更勸燈前酒一巵。

    李九齡 唐宋诗
  • 金日磾見馬

    黼座天臨粉黛中,苑前過馬貌惟恭。 那知漠北休屠子,前古由余可比蹤。

    陳長方 唐宋诗
  • 遣興十首 其五

    草色當階綠漸侵,我觀物化豈無心。 風軒納絮春無頼,雨屋關愁夜不禁。

    員興宗 唐宋诗
  • 題劉子遠宴坐畫圖樓

    大年小景真兒戲,郭熙遠山閑故紙。 東山一塔作毛錐,試點盧溪一溪水。 灑出樓前千萬峰,一一奔騰入樓裏。 金華仙翁强解事,攘我樓中新句子。

    楊萬里 唐宋诗
  • 送羅司理實之

    衰病久忘情,相逢淚忽傾。 見君重娶婦,於我尚如兄。 秩滿無人事,官卑有政聲。 歸裝詩卷送,薦牘漕臺迎。 二祖名俱重,孤身責詎輕。 長將今仕看,勿遣後圖更。

    項安世 唐宋诗
  • 送曹測崇班駐泊相州

    知君鄴城去,歷覽古時蹟。 峨峨銅雀臺,其下遺瓦礫。 不化鴛鴦飛,多近蟾蜍滴。 哀哉魏武帝,雄智圖九錫。 俄聞望西陵,作妓向朝夕。 曾何百年間,事往如霹靂。 空餘幾仞土,陰峭古蘚碧。 下有牧羊人,上有牂與䍽。 寒風吹枯草,草短聲剌剌。 珠翠爲埃塵,冠劍埋百尺。 顔回飲一瓢,仲尼不暖席。 擁徒食人肝,生莫如盜跖。 令名今猶存,焉在刻金石。 我輩當太平,白首如戰敵。 又知爲善樂,尚媿苟仕籍。 行行勤撫兵,豎威酬德澤。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