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王閏

〔唐朝〕 司空曙

相送臨寒水,蒼然望故關。 江蕪連夢澤,楚雪入商山。 話我他年舊,看君此日還。 因將自悲淚,一灑別離間。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題沈八齋

    江齋一入何亭亭,因寄淪漣心杳冥。 綠綺琴彈白雪引,烏絲絹勒黃庭經。

    暢當 唐宋诗
  • 送客遙望

    別遠心更苦,遙將目送君。 光華不可見,孤鶴沒秋雲。

    雍陶 唐宋诗
  • 重憶白菊

    我憐貞白重寒芳,前後叢生夾小堂。 月朵暮開無絕豔,風莖時動有奇香。 何慙謝雪清才詠,不羨劉梅貴主妝。 更憶幽窗凝一夢,夜來村落有微霜。

    陸龜蒙 唐宋诗
  • 湘中紀行

    [湘江](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漁](魚)潭,陰雲起龍窟。 峻屏夾澄[徹](澈),怪石生[溪渤](□勒)。 [巨]艦時邅迴,輕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鑑](鑒)毛髪。 寂寞[幾](榜)漁舟,逶迤逗[啇](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嘯中夜發。 楓葉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綠可[染],積[翠](學)浮堪擷。 [峭]蒨每驚新,幽奇信誇絕。 稠[峰](峯)疊玉嶂,淺[浪](泿)翻殘雪。 石[燕](鷰)雨中飛,[塞](霜)鴻雲外別。(迴鴈峯) 泝洄已勞苦,覽[玩](翫)還愉悅。 鶴嶺訪胎仙([祁]陽縣白鶴[嶺]道士屈志静得仙處),𢈪(音吾)亭仰文[喆](哲)(祁陽𢈪亭,元中丞次山所居。)。 川間[有]漁釣,山上多薇蕨。 無[以](公)佐雍熙,何如養疵拙。 安人苟有[積](績),撫己行將[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謝羈紲。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第三句「暗魚」二字原缺,據《輿地紀勝》卷五十六補。 )(《金石萃編》錄此詩缺誤甚多,而清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殘稿》卷三補錄此詩無缺,今據以校補。 瞿中溶跋云:李諒《湘中紀行》詩二十行,行三十字,正書左行。 述葊侍郎《金石萃編》所載闕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誤作『勒』,『積翠』之『翠』誤作『學』,蓋搨本未精之故。 予遊浯溪,親督搨工椎打,所謂闕泐者一一皆可辨識,乃爲補之。 中云『痦亭仰文哲』,『亭』字並不作『廎』,此唐人手筆,可見次山當本用『亭』字也。 )(〖1〗石刻詩後至題「大和四年十月廿五日,[桂]管都防禦觀察處置等使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諒,過此偶題,並領男穎同登覽。 」〖2〗《金石萃編》王昶按:「李諒,兩《唐書》無傳,《全唐詩》有其人,小傳稱諒字復言,三宰劇邑,再爲郡牧,終京兆尹,而不詳所牧何郡。 所載詩,便有《蘇州元日郡齊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詩一首,題下注云:『時長慶四年也。 』而不載此詩。 詩中缺泐,無從校補。 此詩題曰《湘中紀行》,是官桂州刺史道經永州題此詩於𢈪亭者。 合而觀之,是諒先於長慶四年守蘇州,至此時相距七年而移守桂州,所謂再爲郡牧者是已。 《蘇州元日》詩句云『新知四十九年非』,是長慶四年年五十也,至此則五十六矣。 有一子,名穎。 諒之可見者祇此。 」)。

    李諒 唐宋诗
  • 感事 其四

    三起復三眠,吹花漲雨烟。 浮萍增采色,輕壓綠池蓮。

    李石 唐宋诗
  • 率飲亭二十絕 其八

    富飲不解文,翁意非在酒。 三盃聊遣興,一醉豈緣口。

    王十朋 唐宋诗
  • 醉中書懷

    既老心愈空,新凉體差健。 登山每嗔扶,對案亦强飯。 平生百事懶,惟酒不待勸。 迨此桑落時,一醉適我願。 羸然雲水身,本非朱紫楦。 少猶耻枉尺,老敢欺方寸。 但令死瞑目,餘事何足論。 不見鹿門翁,全家事潜遯。

    陸游 唐宋诗
  • 自入新安境中鴨脚千樹羅生道傍秋實離離低拂行客顧之欣然因成絕句

    離離秋實壓枝柔,带露含煙爛不收。 須信新安生鴨脚,大勝霅水熟鷄頭。

    喻良能 唐宋诗
  • 送張司戶

    誰道盧門病客多,先生有藥起沈疴。 儒家自昔無追拒,賤子經年頼琢磨。 點鐵成金聊爾耳,絕塵瞠後擬如何。 他時若謁安昌第,只願論文不願他。

    項安世 唐宋诗
  • 唐舍人挽詞 其一

    鴈塔名三世,螭蚴侍九重。 循循儀學館,諤諤著囊封。 至性悲三釜,高懷薄萬鍾。 典刑傷不見,衰涕忽無從。

    樓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