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邊飛騎如煙滅,拉獸摧斑食其血。 此時疾首念鑾輿,玉體能勝饑渴無。 危城屑麴驚雲擾,簠簋無光天座杳。 奮戈儻未雪深讎,我食雖甘何忍飽。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草邊飛騎如煙滅,拉獸摧斑食其血。 此時疾首念鑾輿,玉體能勝饑渴無。 危城屑麴驚雲擾,簠簋無光天座杳。 奮戈儻未雪深讎,我食雖甘何忍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細腰爭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下來。
穎水川中枕水臺,當時難別此重來。 舟沈土岸生新草,詩映紗籠有薄埃。 事繫興亡人少到,地當今古我遲迴。 殘陽照樹明於旭,猶向池邊把酒桮。
始憐春草細霏霏,不覺秋來綠漸稀。 惆悵擷芳人散盡,滿園煙露蝶高飛。
九鼎烹煎一味砂,自然火候放童花。 星辰照出青蓮顆,日月能藏白馬牙。 七返返成生碧霧,九還還就吐紅霞。 有人奪得玄珠餌,三島途中路不賒。
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豔情多。 綬帶盤金縷,輕帬透碧羅。 含羞眉[乍]斂,微語笑相和。 不會頻偷眼,意如何。
石古苔痕厚,巖深日影悠。 參禪因久坐,老佛總無愁。 (見桂林市文物管理局編《桂林石刻》第一冊)(按:《桂林石刻》編者注:「右摩崖在七星巖口,高一尺五寸,寬九寸,徑一寸五分。 原石已毀,據舊搨本校錄。 」詩末署「釋懷信書」。 同書又載《南溪山元巖磨崖題名》云:「懷信、覺救、惟則、惟亮、無等、無業,元和十二年九同遊。 業記。 」今據以確定作者之時代。 《宋高僧傳》卷十九有《唐揚州西靈塔寺懷信傳》,爲會昌間人。 時代雖相接,然無從證明即此詩作者,故不取。 )。
海棠初破紅如滴,楊柳新回綠似挼。 把酒只愁春莫去,望雲時問日如何。
珮玉珊珊謁衆真,竟煩一雪慰疲民。 未看舞鶴隨飛蓋,先喜飄花集拜茵。 耕壟土膏千耦出,市樓酒賤萬家春。 使君老去悲才盡,詩句難追節物新。
太湖嵌根藏洞宮,槎牙石生奫淪中。 波濤投隙漱且囓,歲久缺罅深重重。 水空發聲夜鏜鎝,中有晴江煙嶂疊。 誰歟斷取來何時,山客自言藏奕葉。 江上愁心惟畫圖,蘇仙作詩畫不如。 當年此石若並世,雪浪仇池何足書。 我無俊語對巨麗,欲定等差誰與議。 直須具眼老香山,來爲平章作新記。
君侯嗜圖史,插架何其多。 徙居三十乘,流汗幾橐駝。 千載誰晤語,端居自絃歌。 至哉天下樂,歲月如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