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倦場屋,一官初自娛。 幡然掛章紱,遽作卧江湖。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圖。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无
其他无
〔宋朝〕 仲并
白髮倦場屋,一官初自娛。 幡然掛章紱,遽作卧江湖。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圖。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飢走荒山道。 長安卿相多少年,富貴應須致身早。 山中儒生舊相識,但話宿昔傷懷抱。 鳴呼七歌兮悄終曲,仰視皇天白日速。
舊住衡山曾夜歸,見君江客憶荆扉。 星沉嶺上人行早,月過湖西鶴唳稀。 弱竹萬株頻礙幘,新泉數步一褰衣。 今來唯有禪心在,鄉路翻成向翠微。
青青南陌柳如絲,柳色鶯聲晚日遲。 何處最傷遊客思,春風三月落花時。
夜坐擁腫亭,晝登崔巍岑。 日窺萬峰首,月見雙泉心。 松氣清耳目,竹氛碧衣襟。 佇想琅玕字,數聽枯槁吟。
昔蒙興化池頭送,今許龍門潭上期。 聚散但慙長見念,榮枯安敢道相思。 功成名遂來雖久,雲臥山遊去未遲。 聞說風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時。
由來天地有關扃,斷壑連山接杳冥。 一出縱知邊上事,滿朝誰信語堪聽。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檝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遶潭開。
淵明不待公田熟,乘興先秋解印歸。 我爲餘糧春未去,到頭誰是復誰非。
重歷純元地,陽潛造六寒。 三旬攻荐至,六九始成丹。 金牓書名字,仙宮立醮壇。 厭離人世患,羽化去乘鸞。 (鹽膽未左味,煮帝男帝女,三日三夜,左味調黃作匱,養一七日也。 ○元陽子《還丹歌訣》卷上。 )(按:元陽子《還丹歌訣》,《郡齋讀書志》〖《文獻通考·經籍考》引〗引《李氏書目》有此書,知爲宋仁宗前著作。 然其中《古神仙身事歌》中提及洞賓、圖南,則又已入宋。 五代後蜀時人著《大還丹照鑑》引韓藴中此歌序爲口訣,因知其應爲唐時人,生活年代待考。 )。
青溪訪道凌煙曙,王子仙成已飛去。 更值空山雷雨時,雲林薄暮歸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