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决銀河落半天,飛流濺沫五峯前。 山中草木皆光潤,知有含輝玉在淵。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誰决銀河落半天,飛流濺沫五峯前。 山中草木皆光潤,知有含輝玉在淵。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提封漢天下,萬國尚同心。 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時徵俊乂入,草竊犬羊侵。 願戒兵猶火,恩加四海深。
春風吹蓑衣,暮雨滴箬笠。 夫婦耕共勞,兒孫飢對泣。 田園高且瘦,賦稅重復急。 官倉鼠雀羣,共待新租入。
𮪃牙初出肉,俗言五六春。 至老或不生,須憑區臼真。 (以上均見宛委山堂本《說郛》弓一○七徐成《相馬書》)(〖1〗《舊唐書·經籍志》子部農家類著錄:「《相馬經》,又二卷,徐成等撰。 」)(〖2〗《新唐書·藝文志》子部農家類著錄:「徐成等《相馬經》二卷。 」〖3〗《太平御覽》卷八九六引《伯樂相馬經》云:「江淮津督徐成字子長,兄弟蒙寵於府君,治馬方以報,千金不傳,號《淮津方》。 」〖4〗今人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云:「據現有的線索推測,〖徐成〗極可能是唐代人。 《說郛》收的有一種徐咸的《相馬書》,『咸』、『成』二字字形相近,或者就是此書。 」今按:《鄭堂讀書記補逸》謂徐咸爲宋人,今人編《中國叢書綜錄》從之。 核以文獻,尚無明證。 《說郛》收此書於陸龜蒙《耒耜經》、傅肱《蟹譜》之間,卷首署「代郡徐咸」,不言時代。 「代郡」非宋時地名。 兩《唐志》既已著錄此書,其時代當在開元以前。 《伯樂相馬經》見載於《隋書·經籍志》五行類,《舊唐志》錄此書於隋諸葛穎之前,據此二證,頗疑成爲隋前人。 但《隋志》不錄此書,至《舊唐志》始見收,終不能排除其爲唐人的可能性。 今收入先宋詩,以俟考定。 )。
濯錦江心一漚發,清漲四溟波浪闊。 引得風流小玉歸,無限龍魚遭攪聒。 紫羅帳裏明月珠,把作栗蒲撩亂榝。 一方孤迥峭巍巍,十字縱橫活鱍鱍。 我昔墮渠齏甕中,倔強依前淹不殺。 而今寰宇幸清平,誰道岷峨在天末。 昨夜西風撼太虛,石牛驚走泥牛喝。 一吸滄溟徹底乾,憍梵鉢提長吐舌。 大悲千眼擘不開,無言童子空忉怛。 炷香爲壽阿僧祇,紹興五年八月八。
幽花野蔓竟誰栽,傍水盈盈一笑開。 幾許遠携吟筆去,未應空掉酒船回。
稽山高入雲,鑑湖濶浮空。 禹秦有餘迹,晉宋多鉅公。 我來歲及周,夢寐懷清風。 茲欣天氣佳,扶桑欲瞳曨。 駕言天衣游,盍簪盡鴛鴻。 經夕戒行李,如期集仙宮。 聯騎出城南,行行指秦峯。 千巖競吐秀,眼界清無窮。 招提在何許,十里松陰濃。 林端忽鍾磬,與客爲先容。 群簪擁花界,雙佩鳴寒空。 試將比天台,大畧如思豐。 首讀邑浩碑,妙理開昏蒙。 細觀元白詩,丘壑羅胸中。 蕭壁尚堪面,梁薪幾經烘。 茲宮現有相,禪客談無同。 朝陽最嶄絕,白雲抹其胸。 杜鵑天下無,至今映山紅。 鷄僧始開山,道業聞清衷。 思舉照不起,高價傾江東。 袈裟縷黄金,宮女自針工。 昭明親抱送,禮意何太恭。 白馬忽渡江,臺城喪英雄。 國破遺衣在,丹青落塵容。 我輩皆書生,意氣飄如虹。 蠟屐共尋幽,寧求香火功。 載酒懷賀老,招隠思戴顒。 賦詩效吹臺,一飯敢不忠。 况我賢使君,德宇尤踈通。 楚醴餉百榼,白衣走山中。 嗟余何爲者,天資媿倥侗。 謬與酒中仙,偶同蕺山松。 同年妙詞章,况有山水供。 古詩如古琴,山高水溶溶。 背囊小奚奴,捧硯長鬚僮。 勝游與佳作,二美今具逢。 品題徧群英,波瀾及孤蹤。 掬水弄華句,比擬何凡庸。 茲會如蘭亭,同行類荀龍。 盛事在詩史,奚用呼畫工。
幽鳥飛鳴翠木陰,小魚游泳綠波心。 滿前好句無人領,堪笑寒窗費苦吟。
簾影窺池到藕根,水光爲我弄朝暾。 魚兒解作晴天雨,波面吹成落點痕。
行人莫近岸邊行,便恐波頭打倒人。 若道岸高波不到,玉沙猶濕萬痕新。
天入南郊白,雲連朔野昏。 弼臣開盛府,殤虜哭新魂。 聞道通軺傳,何當拜寢園。 荒寒歲將晚,愁絕更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