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謁何世南

〔宋朝〕 鄧深

愚溪草聖祖鍾王,宰木今傷葉屢黄。 何處卷藏雲滿紙,唯君護惜錦成囊。 不聆洒翰音聲入,欲認驚龍氣焰長。 一見自消饑渴念,天厨珍味不須嘗。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早度蒲津關

    鐘鼓嚴更曙,山河野望通。 鳴鑾下蒲坂,飛斾入秦中。 地險關逾壯,天平鎮尚雄。 春來津樹合,月落戍樓空。 馬色分朝景,雞聲逐曉風。 所希常道泰,非復候繻同。

    明皇帝 唐宋诗
  • 送安西將

    萬里海西路,茫茫邊草秋。 計程沙塞口,望伴驛峰頭。 雪暗非時宿,沙深獨去愁。 塞鄉人易老,莫住近蕃州。

    張籍 唐宋诗
  • 寄天台準公

    赤城橋東見月夜,佛壠寺邊行月僧。 閑蹋莓苔繞琪樹,海光清淨對心燈。

    鮑溶 唐宋诗
  • 王昭君

    圖畫失天真,容華坐誤人。 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親。 淚點關山月,衣銷邊塞塵。 一聞陽鳥至,思絕漢宮春。

    梁獻 唐宋诗
  • 荆門送晝公歸彭澤舊居

    彭澤舊居在,匡廬翠疊前。 因思從楚寺,便附入吳船。 岸遶春殘樹,江浮曉霽天。 應過虎溪社,佇立想諸賢。

    齊己 唐宋诗
  • 寓居臨平山下三首 其一

    三月平湖浪(《大典》及《臨平記》作「草」。 )欲齊,綠楊分映(《臨平記》作「影」。 )入長堤。 田家起處烏龍(《臨平記》作「猶」。 )静,(《大典》及《臨平記》作「吠」。 )酒客醒時謝豹啼。 溪(《大典》及《臨平記》作「山」)檻正當蓮葉渚,水涇新麥稻苗畦。 (《大典》作「水堘新擘稻秧畦」,《臨平記》作「水塍新築稻秧畦」。 )人間謾說多歧路,咫尺神仙洞却迷。 (《臨平記》作「路欲迷」。 )。

    張祜 唐宋诗
  • 送士濂弟之京

    行色翩翩入帝都,壯懷此去莫躊躇。 昔曾故國登高第,今向新朝再上書。 汝負才猷堪濟世,我慚衰朽合閒居。 [鴒](鴿)原今日常相望,衣錦還鄉常有餘。 (見光緒廿六年刊翁昭泰纂《浦城縣志》卷三九引《章氏會譜》。 )(按:題下原注:「士濂,得象祖。 」宋祁《景文集》卷五九《文憲章公墓誌銘》:「曾祖仁嵩,仕李昪爲駕部郎中。 ……祖士廉,汀州寧化令。 」)。

    慧忠 唐宋诗
  • 四睡次三兄茂載韵 其二

    水亭珍簟卧瑠璃,日暮凉生小雨催。 誰刺蓮船過前渚,榜歌聲落枕邊來。

    范浚 唐宋诗
  • 早行五首 其五

    我無政術强爲官,所至將迎每厚顔。 何事深村赤脚婦,亦聞鉦鼓出籬間。

    吳芾 唐宋诗
  • 再次韻 其一

    畏途憂患飽相諳,火芋何當問懶殘。 每覺愁來詩思苦,更因老去壯心闌。 年光背我捐鷄肋,世事甜人嗜馬肝。 撥盡寒爐殘漏永,已知春馭到林端。

    陳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