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事業蓋羣工,盛世明良喜會同。 千首歌詩如白傅,百篇奏議似宣公。 貳師失道違中制,元帥基謀喪後功。 二十年間遂高志,鴟夷一舸鑑湖東。
无
其他无
〔宋朝〕 姜特立
文章事業蓋羣工,盛世明良喜會同。 千首歌詩如白傅,百篇奏議似宣公。 貳師失道違中制,元帥基謀喪後功。 二十年間遂高志,鴟夷一舸鑑湖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頭風目眩乘衰老,祗有增加豈有瘳。 花發眼中猶足怪,柳生肘上亦須休。 大窠羅綺看纔辨,小字文書見便愁。 必若不能分黑白,却應無悔復無尤。
三十六峰晴,雪銷嵐翠生。 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遠草初含色,寒禽未變聲。 東巖最高石,唯我有題名。
宸遊經上苑,羽獵向閑田。 狡兔初迷窟,纖驪詎著鞭。 三驅仍百步,一發遂雙連。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歡聲動寒木,喜氣滿晴天。 那似陳王意,空隨樂府篇。
別後知何趣,搜奇少客同。 幾層山影下,萬樹雪聲中。 晚鼎烹茶綠,晨廚爨粟紅。 何時攜卷出,世代有名公。
忽(傳)[二]聞天子訪沉淪,萬里迢迢遠赴(懷書西入)秦。 早□(知)不用無媒客,悔度(恨別)江南楊柳春。 (原卷題爲李邕作。 按此詩亦見伯三六一九卷,亦無題。 [二]此詩又見《全唐詩》第十一函第八冊,載入無名氏二。 有異文四事,旁注者皆是。 又原卷題李邕,自當有據,可正《全唐詩》入無名氏之誤。 )。
郎官出宰鎮方隅,聊試牛刀意未攄。 不特持平爭結友,要知博物有成書。 不驚雉羽桑陰靜,一洗蠻烟霽景初。 恨識羽山眉宇晚,徒聞嘉惠及耕鋤。
筍輿軋軋塞沙黄,赬襜胡兒語隔窗。 且喜縱觀臨易水,未須楓落賦吳江。
寄奴真偉人,落拓龍潛地。 據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氣。 世期值陽九,天綱日淪替。 偏邦或跨州,卑號猶稱帝。 匪乘艱棘運,英姿疇能濟。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涇渭。 功雖與世隆,道亦因人廢。 緬懷揖讓風,黄屋身如寄。 頹波日奔迫,夜壑遷神器。 巢由獨賢哉,高縱邈難繼。
雲翻雨覆不須論,捫虱何妨坐對溫。 政恐移文邀俗駕,可能垂箔走高門。 寒松卧雪不知老,脫葉經霜無幾存。 醉著錦袍堪一笑,翰林風月我諸孫。
庵中之人不見形,兩脚不住以隠名。 此行有似風過海,摸索不著聞其聲。 浣花江頭萬僧市,抵掌笑談兒輩驚。 一軒碧蘆佛手種,霜葉戚戚如詩鳴。 此間謂是留鳳處,但恐還作冥鴻征。 卷衣我亦逐師去,分取半庵栖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