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迹清虛絕點塵,更無俗慮得相親。 可憐一片浮雲性,付與逍遥自在人。
无
其他无
〔宋朝〕 姜特立
心迹清虛絕點塵,更無俗慮得相親。 可憐一片浮雲性,付與逍遥自在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文章世上爭開路,閥閱山東拄破天。
仙桂曾攀第一枝,薄遊湘水阻佳期。 皋橋已失齊眉願,蕭寺行逢落髮師。 廢苑露寒蘭寂寞,丹山雲斷鳳參差。 聞公已有平生約,謝絕女蘿依兔絲。
太皥御氣,勾芒肇功。 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以感通。 鼎徂修蠁,時惟禮崇。
小子聲名天下知,滿簪霜雪白麻衣。 誰將一著爭先後,共向長安定是非。 有路未曾迷日用,無貪終不亂天機。 閑尋道士過仙觀,賭得黃庭兩卷歸。
把袂相歡意最濃,十年言笑得朋從。 憐君節操曾無易,只是青山一樹松。
到此花宮裏,觀身火宅中。 有爲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籟鳴寒谷,秋山響暮鐘。 欲歸林下路,新月上前峯。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1〗《金石萃編》王昶按:「雲居上寺,未詳處所。 據詩前稱范陽縣丞吉逾同躋攀于此云云,則寺當在范陽矣。 唐時范陽縣屬涿州,今撿《日下舊聞》引《名勝志》云:『涿州有智度寺,石城東北隅,剙自唐時,有舊碑刻。 其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疑即此雲居上寺也。 謂之上寺者,以在智度寺之後也。 唐時舊碑刻,或即指此碑。 吉逾諸人之詩,《全唐詩》無一載者,因錄之,以見唐人詩千餘年來淪於草莽、爲人所未見者,蓋不勝紀云。 」〖2〗望按:詩題次行原有「范陽縣丞吉逾」六字,詩序辛酉歲云云。 當是唐德宗建中二年。 石刻於此詩後出「元和四年四月八是范□□」一行,疑此爲刻石年月,而「范□□」疑本是「范某刻」字樣,當是刻工題名。 果爾,則自辛酉賦詩以迄元和四年己丑刻石,其間已歷二十九年矣。 〖吉逾等人詩作於建中二年。 元和題名,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錄作「元和四年八月八日范惟清呂〖以下缺〗」幷云此題名雖書於軒轅偉詩首「同前」二字之下,應別標一題,「《萃編》合爲一刻,誤矣」。 〗)。
直下猶難會,尋言轉更賒。 擬(《景德傳燈錄》卷十八及《五燈會元》卷七作「若」)論佛與祖,特地隔天涯。 (見《祖堂集》卷十。 )。
遥羨西溪境,鳴笳從賞頻。 蒲蓮應得地,魚鳥更留人。 樹密藏川雨,隄長截路塵。 清移嚴瀨月,歡陋習家春。 按曲吳歈伎,酬篇禊帖賓。 太平三輔樂,須信屬才臣。
一炷清香度博山,妙觀不著有無間。 此心欲報難論價,放我形骸十載閒。
依在心,殃在身,汝身非與我同真。 臭爛腥臊無用處,識神沈劫墮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