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牛飲市中小飲呈坐客

〔宋朝〕 陸游

牛飲橋頭小市東,店門繫馬一尊同。 已能自置功名外,尚欲相期意氣中。 褐擁紫茸迎曉日,酒翻紅浪醉春風。 從今共約無疏索,竹外梅花欲惱公。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過汾水關

    千里南來背日行,關門無事一侯嬴。 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聲。

    張祜 唐宋诗
  • 比紅兒詩 二十七

    檻外花低瑞露濃,夢魂驚覺暈春容。 憑君細看紅兒貌,最稱嚴妝待曉鐘。

    羅虬 唐宋诗
  • 蜀路二首 一

    雲埃夜澄廓,山日曉晴鮮。 葉落蒼江岸,鴻飛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冪冪覆林煙。 客心久無緒,秋風殊未然。

    張說 唐宋诗
  • 崔中舉進士遊岳陽遇真人錄沁園春詞詰其姓名薦之李守排戶而入惟見留詩于壁

    腹內嬰兒養已成,且居廛市暫娛情。 無端措大剛饒舌,却入白雲深處行。

    呂巖 唐宋诗
  • 迴波樂 一○三

    夫妻擬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箇,小弱未中使。 衣破無人縫,小者肚露(一作「路」)地。 更娶阿娘來,不肯縫補你。 入戶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鬪遺啾唧,阿娘嗔兒子。 家內既不和,靈神(張將二字互乙)不歡喜。 後母即後翁,故故來相值。 [□□□□□],故來尋常事。 欲得家裏知,孤養小兒子。 (以上三十六首皆錄自前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二劉復輯《敦煌掇瑣》三○,原件編號爲伯三四一八。 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五參校。 張氏另參用了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及蘇二八五二卷點校。 )(按:劉復《敦煌掇瑣》目錄謂此卷卷殘,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童養年輯《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以選錄十首。 今將童氏未錄者全部錄出,合計共得詩四十二首,不及劉氏所言之數,因篇章分合不同之故耳。 又劉氏於末首眉批:「原本似未寫完。 」然細審詩意及押韻,似第十七句脫去,全詩已抄完。 原卷首殘尾不殘。 按:上錄伯三四一八、伯三七二四、伯六○三二等三卷所錄五言詩,原皆不題作者。 張錫厚考爲王梵志作。 然此組詩內容與王梵志詩有較大不同,是否即王梵志作,尚可討論。 今姑從張說,錄存於王詩之末,以俟考詳。 )。

    王梵志 唐宋诗
  • 詩偈 五十七

    俗務不廢作,內秘貪心學。 世上假名聞,超然總莫着。 息念三界空,無求出五濁。 法報皆圓滿,意根成正覺。 若能如此修,輪王亦不博。

    龐藴 唐宋诗
  • 弔無爲照老三首 其三

    六尺巖巖鐵石姿,可憐一病不支持。 荒榛半壠獨歸處,暝靄數峯無見時。 未割塵緣聊洒涕,欲尋陳迹但哦詩。 蕭蕭秋雨山中夜,負我他年對榻期。

    李流謙 唐宋诗
  • 浮生

    浮生過六十,百念已頽然。 獨有躭書癖,猶同總角年。 横陳糲飯側,朗誦短檠前。 不用嘲癡絕,兒曹尚可傳。

    陸游 唐宋诗
  • 四月二十九日坐直廬讀山谷效東坡作薄薄酒二章慨然有感追賦一首

    薄薄酒,勝獨醒。 醜醜婦,勝鰥煢。 笙歌鼎沸不須羨,松風滿耳自足聽。 前遮後擁未必樂,邀月對影堪娛情。 晚食有味可當肉,衡宇無災勝列屋。 魯東門外聽鐘鼓,齊宣堂下狀觳觫。 何如巢林一枝,飲河滿腹。 水磑多至三十具,胡椒滿貯八百斛。 何如濁酒一杯,彈琴一曲。 子平爲富不如貧,子方稱賤能驕人。 高明之家鬼可瞰,網射納稅官不嗔。 中山醇醪醉千日,文君遠山致消渴。 不如茆柴百錢可一斗,荆釵白頭長相守。

    喻良能 唐宋诗
  • 愛山

    柳絲稀處見前山,半在雲間半霧間。 回首亂紅濃翠裏,春風啼鳥更綿蠻。

    喻良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