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國路綿綿,行人候曉天。 離亭綠綺奏,鄉樹白雲連。 江露濕征袂,山鶯宜泊船。 春風若爲別,相顧起尊前。
无
其他无
〔唐朝〕 權德輿
上國路綿綿,行人候曉天。 離亭綠綺奏,鄉樹白雲連。 江露濕征袂,山鶯宜泊船。 春風若爲別,相顧起尊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朝日殘鶯伴妾啼,開簾只見草萋萋。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悠悠循澗行,磊磊據石坐。 林垂短長雲,山綴丹碧顆。 蓼花最無數,照水嬌婀娜。 何知是節序,風日自清妥。 羣童競時新,萬果間蔬蓏。 欣然爲之醉,烏帽危不墮。 此日山中懷,孟公不如我。
楊子江津十四經,紀行文字徧長亭。 驚人旅鬢斬新白,無事海門依舊青。 前路莫知霜凜凜,故鄉何處鴈冥冥。 可憐不識生離者,數點漁帆落暮汀。
金脈火初微,開門竹杖隨。 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誰。 落葉崢嶸處,諸峰爽拔時。 唯思棠樹下,高論入圓伊。
遷客投百越,窮陰淮海凝。 中原馳困獸,萬里棲飢鷹。 寂寂連宇下,愛君心自弘。 空堂來霜氣,永夜清明燈。 發後望煙水,相思勞寢興。 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爾何恨,近名予未能。 爐峰若便道,爲訪東林僧。
行腳人,何疏豁。 芒草鞋,布直裰。 打開包袋一物無,拈起瘦藤天地闊。 遇寺入,逢飯抹。 不學些子律儀,只是一生快活。 見爾曲彔牀頭老漢,六十三,七十八,不消一撮。 背卻法堂脫皮襪,阿刺刺。
自念老境今枯楊,徒順兒輩求藥方。 頗聞大藥性炎燥,如燎于原其中藏。 是非海裏石鼎煎,大藥何適求雲仙。 但傳鍾呂有妙旨,著在詩曲成華編。 誦之如射必中的,堅然不朽貫金石。 內外悉云妙在丹,吐納何嘗及津液。 此事知有行則差,種麻安得豆有芽。 北轅適楚每自失,復似入海欲算沙。 豈惟阮籍途窮哭,錄錄尚念太倉粟。 水雲難訪我輩人,風期詎知晉江客。 三百字與五千言,一指便到玄牝門。 它年肯約移玉趾,焚香促膝爲細論。 浩氣收還質無槁,有待斯言能却老。 小築雲卧天台山,再挂此冠供汛掃。
文章事業蓋羣工,盛世明良喜會同。 千首歌詩如白傅,百篇奏議似宣公。 貳師失道違中制,元帥基謀喪後功。 二十年間遂高志,鴟夷一舸鑑湖東。
北窗無俗物,三伏有餘凉。 玉麈消長日,風漪可一床。 盞分新作茗,爐撥欲殘香。 却岸紗巾去,翛然野水傍。
寺外秋山觸眼明,寺根秋水洗心清。 晴嵐暖翠來未了,不用高人倒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