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遊三十載,舉步亦看人。 愛酒官長罵,近花丞相嗔。 湖山今入手,風月始關身。 少吐胸中氣,從教白髮新。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宦遊三十載,舉步亦看人。 愛酒官長罵,近花丞相嗔。 湖山今入手,風月始關身。 少吐胸中氣,從教白髮新。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別離非一處,此處最傷情。 白髮將春草,相隨日日生。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 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 我語楊瓊瓊莫語,汝雖笑我我笑汝。 汝今無復小腰身,不似江陵時好女。 楊瓊爲我歌送酒,爾憶江陵縣中否。 江陵王令骨爲灰,車來嫁作尚書婦。 盧戡及第嚴澗在,其餘死者十八九。 我今賀爾亦自多,爾得老成余白首。
病學高僧置一牀,披衣纔暇即焚香。 閑階雨過苔花潤,小簟風來薤葉涼。 南國羽書催部曲,東山毛褐傲羲皇。 升平聞道無時節,試問中林亦不妨。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後重粧蘂,巖水鋪來却結冰。 牢繫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璞玉耀荆山,山根竇玉泉。 有聲清出籟,凝色碧於天。 曉靜微涵日,春晴淺浸煙。 巖花紅影密,啼鳥下沙壖。 (見《湖北金石志》。 )(〖1〗詩末原題「寶曆□年二月廿一日」九字。 〖2〗《湖北金石志》:「案石碑高二尺四寸,寬三尺一寸,首行書『惠泉』二字,次行漫漶莫辨,當是作詩人姓名。 中六行行書五律一首云〖詩不重錄〗。 末行書『寶曆□年二月廿一日』,字徑二寸許。 案鄭漁仲《金石畧》載荆門軍有宇文鼎《惠泉詩》。 新舊《唐書》無鼎傳,《全唐詩》亦未之及。 是刻雖闕其名,然以年號與鄭氏所載證之,詩爲文鼎作無疑。 唐代詩人湮沒無聞者,正復不少,今荆門象山石壁留此《惠泉》詩刻,以傳文鼎之名,不可謂非幸矣。 」)。
林慮雙童長不食,江郎三子夢還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共烟霞。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卷一○一六《衢州府部》、《山川典》卷一三○《江郎山部》)。
天真元具足,修證轉差迴。 棄本却逐末,祇守一場獃。 (以上九十五首,均見《卍續藏經》本宋釋子昇、如祐編《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上之上。 )。
鼻內出膿血,如加氣轉抽。 豈堪連背硬,何用更開喉。
常憐客子倦征岐,誰似曾郎得意歸。 廳瑣石渠封簡冊,手持仙桂拜庭闈。 舟橫劍浦凌清瀨,馬過猿巖點翠微。 却笑遼東千歲鶴,下來空歎昔人非。
妙存象先,圓成自然。 佛燈燄續,祖華芳聯。 野況煙霞老,秋痕天水連。 生無生性,住無住緣。 隨分雪分齋一鉢,不嫌雲寄屋三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