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成漢卿將軍

〔宋朝〕 陸游

燕頷將軍萬里遊,谿山好處即遲留。 頗聞南岳度殘夏,寧憶北平防盛秋。 君巳飛騰丹換骨,我方衰病雪蒙頭。 禪龕也有新勲業,百萬魔軍一戰收。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可上人

    寺門和鶴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嚵。 將法傳來穿泱漭,把詩吟去入嵌巖。 糢糊書卷煙嵐滴,狼籍衣裳瀑布緘。 不斷清風牙底嚼,無因內殿得名銜。

    李洞 唐宋诗
  • 題靈泉寺

    物外經行處,雲峯斷復連。 散花飛講席,輕翠澹鑪煙。 稽首求真偈,觀空[息](悉)衆緣。 有時聞法皷,應是會諸天。 (見《安陽縣金石錄》。 )(〖1〗按此詩與徐源、徐淮、程序詩刻於一石,詩下原題「高平徐泳字太和」七字。 又以上四詩皆正書,「皇唐八{葉世=云}大歷六年歲次辛亥夏四月旬有五日」立在善應山。 〖2〗武虛谷《安陽縣金石錄》卷四:案詩共刻一石音律最詳雅,《全唐詩》未及採錄,宜以此補之。 前題『皇唐八{葉世=云}』自高祖至代宗數之,刪殤帝不書也。 葉避太宗諱,作{葉世=云},易中世字爲云。 )。

    徐泳 唐宋诗
  • 遊石淙詩(幷序)

    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玄圃而無階。 惟聞《山海》之經,空覽《神仙》之記。 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 爾其近接嵩領,俯屆箕峯,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 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湧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 密葉舒帷,屏氛而蕩燠;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涼。 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具而滌塵累。 森沈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 [紉](網)薜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 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 無煩崑閬之遊,自然形勢之所。 當使人題綵翰,各寫瓊篇,庶無滯於幽棲,冀不孤於泉石。 各題四韻,咸賦七言。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六○《嵩山部》○今按:此詩在《全唐詩》一般有詩序者,大都全錄,此係遺漏。 現特補序,詩不重錄。 又《圖書集成》推崇卷,作嵩山石淙侍宴應制者,有宋之問、沈佺期、蘇味道、李嶠諸人。 )(據《金石萃編》卷六十三校改。 )。

    武曌 唐宋诗
  • 習家池大堤詩(題擬)

    峴首何人碑,行客獨垂淚。 (見《輿地紀勝》卷八二《襄陽府》。 )。

    李善美 唐宋诗
  • 秋晚采菊和徐伯遠

    少皥司肅殺,於渠獨留情。 一枝黄金花,照眼增雙明。 香清露溥溥,秀色雲英英。 會當飲潭水,使我病骨輕。

    王之道 唐宋诗
  • 新歲七十以人生七十古來稀爲韻寄錢大參七首 其四

    未遂歸心如束濕,久客京塵常汲汲。 碧雲向晚愛歸飛,空看五五與十十。

    曹勛 唐宋诗
  • 寄題蕭民望扶疎堂二首 其一

    不栽繁杏試晴紅,不種垂楊拂暖茸。 堂下生涯無一物,月中脩竹雪中松。

    楊萬里 唐宋诗
  • 送施縡秀才下第

    君嘗老於敵,輕彼羣兒嬉。 堅銳不可恃,屢北還自疲。 胸中多奇秘,既衂何所爲。 東走滄海上,夏果采荔枝。 奉親樂無涯,豈愧祿仕遲。

    梅堯臣 唐宋诗
  • 蕭參議雪中宴客朱僉判有詩因次韻 其一

    飛花落絮自何來,勾引詩翁酌梓罍。 濯鼎有冰宜煮茗,携筇無路可尋梅。 江城瓊玉踰千頃,古錦珠璣溢百枚。 聞道夜闌車馬散,難窺鶴氅御風回。

    王炎 唐宋诗
  • 青州書事

    年豐千里無夜警,吏退一室焚清香。 青春固非老者事,白日自爲閑人長。 祿厚豈惟慙飽食,俸餘仍足買輕裝。 君恩天地不違物,歸去行歌潁水傍。

    歐陽修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