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老嘆

〔宋朝〕 陸游

八十未滿七十餘,山巔水涯一丈夫。 長鳴未免似野鶴,生意欲盡如枯株。 臨安宮闕經營初,銀鞍日日醉西湖。 不須細數舊酒徒,當時兒童今亦無。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于闐采花

    于闐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醜者妍,無鹽翻在深宮裏。 自古妬蛾眉,胡沙埋皓齒。

    李白 唐宋诗
  • 山下泉

    碧水暎丹霞,濺濺度淺沙。 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淨色和雲落,喧聲遶石斜。 明朝更尋去,應到阮郎家。

    李端 唐宋诗
  • 寄楊公

    公子盛西京,光華早著名。 分庭接遊士,虛館待時英。 高閣浮香出,長廊寶釧鳴。 面花無隔笑,歌扇不障聲。

    李百藥 唐宋诗
  • 旱魚詞上苗相公

    似龍鱗已足,唯是欠登門。 日裏腮猶濕,泥中目未昏。 乞鋤防蟻穴,望水瀉金盆。 他日能爲雨,公田報此恩。

    姚鵠 唐宋诗
  • 秋望

    雲陰慘澹柳陰稀,遊子天涯一望時。 風閃雁行疎又密,地迴江勢急還遲。 榮枯物理終難測,貴賤人生自不知。 未達誰能多歎息,塵埃爭損得男兒。

    李咸用 唐宋诗
  • 題許僊師院

    地古多喬木,遊人到且吟。 院開金鏁澀,門映綠篁深。 山色不離眼,鶴聲長在琴。 往來誰與熟,乳鹿住前林。

    韋莊 唐宋诗
  • 感遇詩三十八首 一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昇。 圓光正東滿,陰魂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徵。

    陳子昂 唐宋诗
  • 送盧少府之任鞏洛

    從知東甸尉,銓注似恩除。 帶土移嵩朮,和泉送尹魚。 印牀寒鷺宿,壁記醉僧書。 堂下諸昆在,無妨候起居。

    李洞 唐宋诗
  • 寶應初征史朝義過虢州題僧寺壁(題擬)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

    德宗皇帝李适 唐宋诗
  • 送緣上人持鉢

    緣丐人間一錫飛,蒼巖煙膩雪初晞。 風絲未許鬧禪眼,雲錦將看落化機。 自勉叢林供食鉢,誰嫌塵土翳征衣。 歸來僧飽上方飯,相伴春山歌采薇。

    釋正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