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曉方止,朝雲猶作陰。 山餘一寸碧,溪長半篙深。 卧泛白鷗渚,行穿黄葉林。 老農能共語,真率會人心。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夜雨曉方止,朝雲猶作陰。 山餘一寸碧,溪長半篙深。 卧泛白鷗渚,行穿黄葉林。 老農能共語,真率會人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暇景屬三春,高臺聊四望。 目極千里際,山川一何壯。 太華見重巖,終南分疊嶂。 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 佳氣滿通溝,遲步入綺樓。 初鸎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綠洲。 太液池中下黃鶴,昆明水上映牽牛。 聞道漢家全盛日,別館離宮趣非一。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連延接未央。 周廬徼道縱橫轉,飛閣迴軒左右長。 須念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後焉能恤。 爲想雄豪壯柏梁,何如儉陋卑茅室。 陽烏黯黯向山沈,夕鳥喧喧入上林。 薄暮賞餘回步輦,還念中人罷百金。
六出花飛處處飄,黏窗著砌上寒條。 朱門到曉難盈尺,盡是三軍喜氣消。
津樹蕭蕭旅館空,坐看疎葉繞堦紅。 故鄉千里楚雲外,歸鴈一聲煙雨中。 漳浦病多愁易老,茂陵書在信難通。 功名儻遂身無事,終向溪頭伴釣翁。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 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閑裴回? 故人情意未疎索,次第序述眉眼開。 上言二年隔煙水,下有數幅真瓊瑰。 行吟坐讀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 壁池蘭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時幾桮。 鶴齡鴻算不復見,雨後蓑笠空莓苔。 自從黃寇擾中土,人心波蕩猶未迴。 道殷合眼拜九列,張濬掉舌升三台。 朝廷濟濟百揆序,寧將對面容姦回。 禍生有基妖有漸,翠華西幸蒙塵埃。 三川梗塞兩河閉,大明宮殿生蒿萊。 懦夫早歲不量力,策蹇仰北高崔嵬。 千門萬戶扃鎖密,良匠不肯雕散材。 君今得意尚如此,況我麋鹿悠悠哉。 榮衰貴賤目所睹,莫嫌頭白黃金臺。
征途安敢更遷延,冒入重圍勢使然。 衆果却應存苦李,五缾惟恐竭甘泉。 多端莫撼三珠樹,密策尋遺七寶鞭。 黃篾舫中梅雨裏,野人無事日高眠。
白髮又經秋,端居海上洲。 無機因事發,有涕爲時流。 新酒乘涼壓,殘碁隔夜收。 公車無路入,同拜老閑侯。
燕人同竄越,萬里自相哀。 影響無期會,江山此地來。 暮年傷泛梗,累日慰寒灰。 潮水東南落,浮雲西北回。 俱看石門遠,倚棹兩悲哉。
貌古眉如雪,看經二十霜。 尋常對詩客,祗勸療心瘡。 炭火邕湖瀅,山晴紫竹涼。 怡然無一事,流水自湯湯。
澤國連荒徼,津亭揭上游。 飛欄控乾馬,却住壓坤牛。 (「却住」,嚴疑應作「却柱」。 )滉漭吞何處,青蒼別幾州。 黑天三伏裏,紅日五更頭。 樹失湘潭髪,山明楚塞漚。 舜巡初此去,禹鑿向南休。 白氣都爲曉,清光別是秋。 雨行神女過,雲降帝妃遊。 接鑑凌星斗,褰簾就月鈎。 草煙凝夜思,花露滴春愁。 近渚延沙濕,中壖小島浮。 竹尋諸洞遍,石占一泉幽。 日復上山頂,波連歸客舟。 招𩲑宋餘恨,吊死屈何投。 臣子悲遷斥,王孫念去留。 林當藏漢道,兵昔益巴丘。 縛將高皇策,燒舡太祖羞。 星霜人自變,江漢事長流。 勝景離方絕,功符坎德優。 還因望京意,歌詠爲皇猷。
一畝周旋幾十家,舂輪相次好生涯。 鷓鴣近晚啼深竹,鸂𪆟新晴立淺沙。 沃衍共知多黍稷,寬平仍覺富桑麻。 當年何事拋耕釣,木笏藍衫兩鬢華。 (以上《純常子枝語》四十引《萍鄉縣志》(均見同治《萍鄉縣志》卷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