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酬丘光庭

〔唐朝〕 羅隱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 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閑裴回? 故人情意未疎索,次第序述眉眼開。 上言二年隔煙水,下有數幅真瓊瑰。 行吟坐讀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 壁池蘭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時幾桮。 鶴齡鴻算不復見,雨後蓑笠空莓苔。 自從黃寇擾中土,人心波蕩猶未迴。 道殷合眼拜九列,張濬掉舌升三台。 朝廷濟濟百揆序,寧將對面容姦回。 禍生有基妖有漸,翠華西幸蒙塵埃。 三川梗塞兩河閉,大明宮殿生蒿萊。 懦夫早歲不量力,策蹇仰北高崔嵬。 千門萬戶扃鎖密,良匠不肯雕散材。 君今得意尚如此,況我麋鹿悠悠哉。 榮衰貴賤目所睹,莫嫌頭白黃金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峽口二首 一

    峽口大江間,西南控百蠻。 城欹連粉堞,岸斷更青山。 開闢多天險,防隅一水關。 亂離聞鼓角,秋氣動衰顏。

    杜甫 唐宋诗
  • 與樂天同葬杓直

    元伯來相葬,山濤誓撫孤。 不知他日事,兼得似君無。

    元稹 唐宋诗
  • 秋日過員太祝林園

    望水尋山二里餘,竹林斜到地仙居。 秋光何處堪消日,玄晏先生滿架書。

    李涉 唐宋诗
  •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遊

    石林媚煙景,句曲盤江甸。 南向佳氣濃,峰峰遙隱見。 漸臨華陽口,微路入葱蒨。 七曜懸洞宮,五雲抱山殿。 銀函意誰發,金液徒堪薦。 千載桃花春,秦人深不見。 東溪喜相遇,貞白如會面。 青鳥來去閑,紅霞朝夕變。 一從化真骨,萬里乘飛電。 蘿月延步虛,松花醉閑宴。 幽人即長往,茂宰應交戰。 明發歸琴堂,知君嬾爲縣。

    李延陵 唐宋诗
  • 山居洞前得杜鵑花走筆偶成以□(八瓊室本作「簡」)桂帥僕射兼寄呈廣州僕射劉公

    桂(八瓊室本作「幄」)中籌策知無暇,洞裏□花別有珍(八瓊室本作「春」。 )獨酌高吟問山水,到頭山景屬何(八瓊室本作「閑」)人。 (見《金石續編》卷十二,又見《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十七。 )(桂林市文管會近年普查石刻,編爲《桂林石刻》三冊,第一冊收此詩較完整。 題中「以□」二字作「用別」,前二句異文均同《八瓊室金石補正》,「□花」作「觀花」,末句「何人」作「詩人」。 )(按石刻於詩題下原署曰「河間張濬」。 又此詩之後有嶺南節度使劉崇龜和詩一首,《全唐詩》卷七百十五收之。 石刻於劉詩之後有「韓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一行。 《廣西通志·金石略》謂石刻在臨桂龍隱巖下。 )。

    張濬 唐宋诗
  • 桃川仙隱

    說着神仙豈偶然,神仙名不是虛傳。

    呂巖 唐宋诗
  • 借借不借借

    識盡甘辛百草頭,鼻無牽纆得優遊。 不知有去成知有,始信南泉喚作牛。

    釋正覺 唐宋诗
  • 宿吉祥寺贈應上人

    窗前脩竹翠摩雲,清閟題軒念昔人。 三紀重來驚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 携尊得得紛親友,抉藕纍纍萃里民。 祖意如來煩指似,迷舟何幸濟通津。

    王之道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二五一

    法中王,最高勝,一微塵裏光無盡。 無邊身相入微塵,轉大法輪常普應。

    釋印肅 唐宋诗
  • 上黄參政壽七首 其四

    涉五經旬一風雨,三邊安帖屢年豐。 但知風虎雲龍會,不見彌縫輔贊功。

    許及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