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生兵間,淮洛靡安宅。 髧髦入小學,童丱聚十百。 先生依靈肘,教以兔園冊。 僅能記姓名,筆硯固不擇。 竈煤磨斷瓦,荻管隨手畫。 稍長遊名場,粗若分菽麥。 偶窺文房譜,雖慕無由獲。 筆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 硯得石即已,殆可供搗帛。 從渠膏粱子,竊視笑啞啞。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我昔生兵間,淮洛靡安宅。 髧髦入小學,童丱聚十百。 先生依靈肘,教以兔園冊。 僅能記姓名,筆硯固不擇。 竈煤磨斷瓦,荻管隨手畫。 稍長遊名場,粗若分菽麥。 偶窺文房譜,雖慕無由獲。 筆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 硯得石即已,殆可供搗帛。 從渠膏粱子,竊視笑啞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大堤花裏錦江前,詩酒同遊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
鄂相頃題應好池,題云萬竹與千棃。 我來已變當初地,前過應無繼此詩。 敢歎臨行殊舊境,惟愁後事劣今時。 閑吟四壁堪搔首,頻見青蘋白鷺鷥。
早年師友教爲文,賣却魚舟網典墳。 國有安危期日諫,家無擔石暫從軍。 非才豈合攀丹桂,多病猶堪伴白雲。 爭得千鍾季孫粟,滄洲歸與故人分。
高峯常駐錫,靈異見當年。 卓立驚沙界,光輝動梵天。 鶴飛青靄外,龍護赤嵐邊。 丈室仍相對,重來果夙緣。 (見董慶酉《四明詩幹》卷中。 邢允中詩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閑居日清靜,修竹自檀欒。 嫩節留餘籜,新叢出舊闌。 細枝風響亂,疎影月光寒。 樂府裁龍笛,漁家伐釣竿。 何如道門裏,青翠拂仙壇。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士。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臣,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雙頬朱丹雪染眉,終朝一飯便無爲。 庭前柏是初年種,今見森森合抱時。
畫舫何須載西子,青裙今幸拜東王。 佛談非想色界色,天造玉皇香案香。 興慶池邊凝曉露,善和坊裏借餘光。 行聞綺席開東省,飛鞚爭馳御道黄。
弟兄南渡各馳驅,幾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書寄懷抱,烏衣門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榮持節,雅量玄平靜著書。 五桂家風殊未艾,黄山佳氣藹如初。
村村準擬十分禾,老稚扶携笑且歌。 租稅况今黄紙放,陽城元自拙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