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鄉雲馭若爲留,八景三清好在不。 玉笛不隨雙鶴去,人間猶得聽梁州。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帝鄉雲馭若爲留,八景三清好在不。 玉笛不隨雙鶴去,人間猶得聽梁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律應西成,氣躔南呂。 珪幣咸列,笙竽備舉。 苾苾蘭羞,芬芬桂醑。 式資宴貺,用調霜序。
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圖書劍在泉。 今日諸孫拜墳樹,愧無文字續燕然。
連騎出都門,秋蟬噪高柳。 落日辭故人,自醉不關酒。
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爲名爭莽鹵。 社稷安危在直言,須歷堯堦撾諫鼓。 恭聞吾皇至聖深無比,推席却几聽至理。 一言偶未合堯聰,賈生須看湘江水。 君不見頃者百官排闥赴延英,陽城不死存令名。 又不見仲尼遙奇司馬子,珮玉垂紳合如此。 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風喜相見。 畏天之命復行行,芙蓉爲衣勝絁絹。 好音入耳應非久,三峽聞猨莫迴首。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長吉才狂太白顛,二公文陣勢橫前。 誰言後代無高手,奪得秦皇鞭鬼鞭。
南風海路連歸思,北雁長天引旅情。 賴有鏘鏘雙鳯伴,莫愁多日住邊亭。 (同前。 )(〖1〗按王孝廉奉渤海國王命使日,日本嵯峨天皇設宴禮之。 孝廉返國,舟覆溺海而死。 嵯峨天皇特頒敕書,追贈榮爵,且致悼念。 嵯峨在位十四年,年號曰弘仁,於唐則爲憲宗元和五年至穆宗長慶三年也。 敕文附後。 〖2〗《日本後紀》二十四日本嵯峨天皇《贈渤海使王孝廉正三位敕書》云:「惜往飾終,事茂舊範,褒忠錄績,義存先彝。 故渤海國使從三位王孝廉,闕庭修聘,滄溟迴艫,復命未申,昊蒼不憖。 寔雖有命在天,薤露難駐,而銜恨使命,不得更歸。 朕痛於懷,加贈榮爵,死而有靈,應業泉扃。 宜可正三位。 」〖3〗又日僧空海有《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詩句,日人阪上今繼有《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可以參閱。 詩附於次。 )(〖4〗空海《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一面新交不忍聽,況乎鄉國〖一作「園」〗故園〖一作「國」〗情。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高野大師廣傳》下〗〖5〗阪上今繼《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賓亭寂寞對青溪,處處登旅念悽。 萬里雲邊辭國遠,三春煙裏望卿〖蔣禮鴻及陳九思同志並謂當是「鄉」之形誤。 〗迷。 長天去雁催歸思,函谷來鶯助客啼。 一面相逢如舊識,交情自與古人齊。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文華秀麗集》上〗)。
碧草分遥岸,清池入細流。 投鋪虛飲馬,自物且垂鈎。 小鳥聞批頰,徵蟲弄印頭。 (「徵」,嚴云:疑當作「徵」。 《海錄碎事》卷二十二引此二句,正作「微」字。 )何妨一壺酒,遠遠棹扁舟。
和氣從容一笑春,如公今是暫閑身。 伊蒲饌設無多客,薝蔔花繁正惱人。 已遣爐熏通鼻觀,更分茗碗瀹心塵。 僧房長夏宜幽僻,杖屨頻來願問津。
上瑞来寧玉座憂,夜聲先到竹窗幽。 饑腸已作来年飽,病眼聊須臘月收。 高士清貧無敝履,故人狂興阻扁舟。 卻思清曠江邊路,鶉兔成車酒自篘。
常暘爲虐勢流金,稽首長松幸屈臨。 一佛等慈清苦海,衆生度厄浴甘霖。 沛然而下期中熟,可以無饑免大祲。 好雨㥄人愁抱釋,退思疇昔尚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