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騎鳳超九疑,今復御風登會稽。 禹穴下窺正深黑,地老天荒知是非。 好峰高處偏薄霧,秋熱苦時恰輕雨。 回頭却望昭陵松,雲氣成龍或成虎。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我昔騎鳳超九疑,今復御風登會稽。 禹穴下窺正深黑,地老天荒知是非。 好峰高處偏薄霧,秋熱苦時恰輕雨。 回頭却望昭陵松,雲氣成龍或成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瑞雪驚千里,同雲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雲朝。 逐舞花光動,臨歌扇影飄。 大周天闕路,今日海神朝。
不論軒冕及漁樵,性與情違漸漸遙。 季子禍從憐富貴,顏生道在樂簞瓢。 清閑自可齊三壽,忿恨還須戒一朝。 好學堯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雲韶。
到此絕車輪,萋萋草樹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塵。 水闊應無路,松深不見人。 如知巢與許,千載迹猶新。
巴江猨嘯苦,響入客舟中。 孤枕破殘夢,三聲隨曉風。 連雲波澹澹,和霧雨濛濛。 巫峽去家遠,不堪魂斷空。
紛進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瓊筵。 來不言兮意不傳,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駕兮儼欲旋。 倏雲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 萬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變海,萱草獨凌霜。 華潔凝秋色,葳蕤燦晚芳。 山靈驅毒蛀,神女靚明粧。 剝落千花後,舒遲百歲康。 如何齡九五,霞佩陟雲房。 語罷成追暮,羣然淚雨茫。 (原按:《誌銘》:總章己巳,閩廣之交,獠蠻嘯聚。 高宗命陳政公出撫之。 至界,以兵少請援,朝命二兄敏、敷領兵南下。 )(太母魏氏見三子之閩,乃與俱往。 至浙之江山縣,敏、敷病疽。 至浦城,孫子亦疽。 魏母提兵至鎮,政得進屯雲霄營。 政卒,孫元光將軍,代領其衆,奉建州治。 垂拱四年,魏氏卒,將軍以支孫承重,付州事于許天正,葬祖母于半徑山,結廬守制。 漳人稱半徑將軍。 故有《廬居語父老》之作。 )。
漢家蕭相國,功蓋五諸侯。 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君爲禁臠壻,爭看玉人遊。 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鸚鵡賦,能衣鷫鸘裘。 不憚軒車遠,仍尋薜荔幽。 苑梨飛絳葉,伊水淨寒流。 雪滿故關道,雲遮祥鳳樓。 一身輕寸祿,萬物任虛舟。 別後如相問,滄波雙白鷗。
早誇劇飲無勍敵,晚覺安禪有宿因。 赫赫心光誰障礙,緜緜鼻息自輕勻。 蒲龕紙帳藏身穏,香椀燈籠作夢新。 勿爲霜寒憶溫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碧海翻詞筆,清霜逼誼風。 不應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從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紅。
江天漠漠江雲濕,江波浩浩江鷗急。 二十年間幾經歷,欲論舊事俱陳迹。 舟人漁子笑且語,不知客子行路苦。 今夜解帆落星渚,典衣市酒寬久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