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用山谷韻題洪子恂所藏山谷六言詩

〔宋朝〕 許及之

逢原妙處何如,水到自然成渠。 信手拈來都是,彈圓頌印泥書。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許著作分司東都

    瑤瑟激悽響,征鴻翻夕陽。 署分刊竹簡,書蠹護芸香。 馬色關城曉,蟬聲驛路長。 石渠榮正禮,蘭室重元方。 不作經年別,離魂亦暫傷。

    武元衡 唐宋诗
  • 送陳判官罷舉赴江外

    練思多時冰雪清,拂衣無語別書生。 莫將甲乙爲前累,不廢煙霄是此行。 定愛紅雲燃楚色,應看白雨打江聲。 心期玉帳親台位,魏勃因君說姓名。

    楊巨源 唐宋诗
  • 出山作

    出山忘掩山門路,釣竿插在枯桑樹。 當時只有鳥窺窬,更亦無人得知處。 家僮若失釣魚竿,定是猨猴把將去。

    盧仝 唐宋诗
  • 登天宮閣

    午時乘興出,薄暮未能還。 高上煙中閣,平看雪後山。 委形羣動裏,任性一生間。 洛下多閑客,其中我最閑。

    白居易 唐宋诗
  • 荆州作二首 二

    千載一遭遇,往賢所至難。 問余奚爲者,無階忽上摶。 明聖不世出,翼亮非苟安。 崇高自有配,孤陋何足干。 遇恩一時來,竊位三歲寒。 誰謂誠不盡,知窮力亦殫。 雖至負乘寇,初無挾術鑽。 浩蕩出江湖,翻覆如波瀾。 心傷不材樹,自念獨飛翰。 徇義在匹夫,報恩猶一餐。 況乃山海澤,效無毫髮端。 內訟已慙沮,積毀今摧殘。 胡爲復惕息,傷鳥畏虛彈。

    張九齡 唐宋诗
  • 江行無題一百首 五十五

    乘舟維夏口,煙野獨行時。 不見頭陀寺,空懷幼婦碑。

    錢珝 唐宋诗
  • 自序

    李唐以文學第士,尤重聲律,碩儒俊彥,罔不規斯道,三百年間,詩人千計,騰聲飛實,郁郁彬彬,故論詩者必稱李唐焉。 自昔唐人選集,有殷璠(《河嶽英靈集》,丹陽進士殷璠撰,分上中下三卷,凡二十四家詩。 )元結(《篋中集》,元結次山編,一卷,凡七人,詩二十四首。 )高正臣(《高氏三宴詩集》三卷,所載皆因人會宴之詩,以一會爲一卷,與宴者凡二十一人。 )芮挺章(《國秀集》三卷,芮挺章編,凡九十人,詩二百二十篇。 實八十五人,詩二百十一首。 )令狐楚(《御覽詩》一卷,一名《唐歌詩》,一名《選進集》,一名《元和御覽》,凡三十家,詩二百八十九首。 )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二卷,高仲武編,凡二十六人,詩一百四十首。 實存一百二十二首。 )姚合(《極玄集》,姚合編,凡二十一家,詩百首。 實存九十九首。 )諸家,顧拘於朋從,或偏一體,或囿一方。 而張爲《主客》(《主客圖》一卷,張爲撰,凡八十四家詩。 )之作,乃更離章摘句,一詩之不獲悉闚,罔論詳該。 宋明稍事蒐輯,《英華》《類苑》,(《文苑英華》一千卷,宋太平興國七年,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奉敕編。 《唐詩類苑》二百卷,明張之象纂。 )篇什粗備,然而期分類從,終不見一代一家體要;其散逸秘本,放失集外者,且未能廣事搜求,脫漏泰半,後世惜之。 逮有清康熙盛朝,朝野右文,裒輯之風特著;翰林院羣彥,奉命啟芸閣之珍藏,殫精校讐,年餘而成《全唐詩》九百卷,(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九日始,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書成。 )都詩四萬八千九百首。 自唐開國以迄五代,凡有所作,靡不苛索專集,旁稽野史,雖隻句莫遺,而後百世鉅觀,斯克厥成,其有功藝文,不謂大且備乎!然其軼在桑島,湮於金石,又有非當時諸公所能及者。 天明中,(天明,日本光格天皇年號,共八年,當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三年。 )日人上毛河世寧,(即市河寬齋,字子静,號半江,上毛野國人。 )曾羅彼邦舊籍,參采《千載佳句》、《文鏡秘府》諸書,撰《全唐詩逸》三卷,(《全唐詩逸》三卷,凡百二十餘家詩,前有淡海竺常序。 )雖斷篇零章,不無搜玉之功,鮑清溪既刊入《知不足齋叢書》矣。 余每展斯帙,深慨彼邦人士治學之勤,乃欲本河氏所作,網羅中土遺佚。 匝月之內,先成《全唐詩作者通檢》一卷,然後披覽羣書,逮於金石,竭期年之力,得詩如干首,分爲如干卷,名曰《全唐詩補逸》;揚萬世之英靈,彰一朝之翰藻,斯亦差堪自慰者矣。 至詮次體例,多承舊制;惟詩前小傳之餘,略加案語,詩中原註而外,間益校文。 其若有官銜可稽、歲月可循者,並前賢題跋、諸家考據之屬,胥附篇末,庶幾讀者得資參證焉。 丙子(一九三六)季冬,常熟孫望識。 。

    孫望輯錄 唐宋诗
  • 一○八

    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 乍可剌你眼,不可隱我脚。 (《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詩話總龜後集》四三引山谷語收此詩。 文字同,今刪去。 《林間錄》卷下引此詩,「乍可」作「寧可」。 )。

    王梵志 唐宋诗
  • 辭北堂頌二首 一

    未了心源度數春,翻嗟浮世謾逡巡。 幾人得道空門裏,獨我淹留在世塵。 謹具尺書辭眷愛,願明大法報慈親。 不須灑淚頻相憶,譬似當初無我身。 。

    良价 唐宋诗
  • 仲夏入園中東陂

    方塘深且廣,伊昔俯吾廬。 環岸垂綠柳,盈澤發紅蕖。 上延北原秀,下屬幽人居。 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虛。 此鄉多隱逸,水陸見樵漁。 廢賞亦何貴,爲歡良易攄。 且言重觀國,當此賦歸歟。

    儲光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