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鈞天曲

〔宋朝〕 薛季宣

清都太皇居,窈在冥冥間。 神光貫中極,希微炯非煙。 紫宸邃以虛,絳闕高于天。 受職徠百靈,肅雍朝九寰。 大饗通明殿,張樂玉京山。 九奏感人心,萬舞形物先。 谷神靄清唱,黔嬴撫鳴彈。 緬彼世間音,下里何㛹娟。 闐闐響雷鼓,蹁躚舉雲鬟。 彗孛小垂手,日月兩彈丸。 陽春假優裝,投霓忽高弦。 壺矢一笑電,歌風發三嘆。 呼吸成千塵,神仙詎長年。 峨峨帝王都,積蘇浮九埏。 簫韶間猗那,鬭蟻蚊雷喧。 蟲沙與猿鶴,等細不足言。 遺音寄五柳,海山學成連。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與嚴二郎奉禮別

    別君誰暖眼,將老病纏身。 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商歌還入夜,巴俗自爲鄰。 尚媿微軀在,遙聞盛禮新。 山東羣盜散,闕下受降頻。 諸將歸應盡,題書報旅人。

    杜甫 唐宋诗
  • 七夕賦詠成篇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 停梭且復留殘緯,拂鏡及早更新妝。 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牀。

    沈叔安 唐宋诗
  •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與君伯氏別,又欲與君離。 君行無幾日,當復隔山陂。 蒼茫秦川盡,日落桃林塞。 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前經洛陽陌,宛洛故人稀。 故人離別盡,淇上轉驂騑。 企予悲送遠,惆悵睢陽路。 古木官渡平,秋城鄴宮故。 想君行縣日,其出從如雲。 遙思魏公子,復憶李將軍。

    王維 唐宋诗
  • 遊北巖(句)

    淮陽清淨理,永嘉山水心。 (《蜀中名勝記》八《成都府·資縣》)(〖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趙郡李氏東祖房有李渭,爲長洲主簿李暄之子。 《蜀中名勝記》卷八引《蜀志補遺》云:「唐李渭爲刺史,有游山詩云〖詩略〗。 刻於等慈寺壁。 」另參後文。 〖2〗《輿地紀勝》卷一五七云:「李渭爲本州刺史,有詩刻留等慈寺。 時與前進士崔公輔同遊,崔有詩略曰: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二句詩頌揚刺史善政多才,以崔作爲近是。 崔公輔爲杜甫同時人,詳《全唐詩續拾》。 )。

    李渭 唐宋诗
  • 丹元子步天歌 北方七宿 七

    壁,兩星下頭是霹靂。 霹靂五星橫著行,雲雨次之口四方。 壁上天廐十圓黃,鈇鑕五星羽林傍。

    王希明 唐宋诗
  • 東關二首 其二

    雲蹙魚鱗襯夕陽,放翁繫纜水雲鄉。 一笻疾步人驚健,斗酒高歌自笑狂。 風暖市樓吹絮雪,蠶生村舍采桑黄。 東阡南陌無窮樂,底事隨人作許忙。

    陸游 唐宋诗
  • 次韻擇之梧竹二首并呈季通 其一

    竹塢深深處,檀欒遶舍青。 暑風成慘淡,寒月助清泠。 客去空塵榻,詩來拓采櫺。 此君同一笑,午夢頓能醒。

    朱熹 唐宋诗
  • 何參政挽歌 其二

    晞髮滄浪上,灘聲近廣騷。 綠圍齊長柳,紅糝半含桃。 欲寡堪增壽,閑多更養高。 佳哉鳳凰壠,悲甚付烏號。

    葉適 唐宋诗
  • 華亭百詠 東庵異跡

    地勝風雷吼,人疑湧海潮。 將軍英爽在,何物敢興妖。

    許尚 唐宋诗
  • 代人與荆襄李制帥

    桃花武陵原,千騎訪舊游。 舊題鬼神護,苔蘚封蛟虬。 是時原中花,炫晝爛不收。 稚耄相懽呼,再拜羅道周。 一聞謦咳聲,曰似吾故侯。 侯今飛上天,盟在滄江鷗。 公來席未溫,玉帳凉生秋。 粘天洞庭北,襄楚當襟喉。 小屈經綸手,平分宵旰憂。 風清鸚鵡洲,月滿黄鶴樓。 黄鶴去不返,萬竈棲貔貅。 白羽青綸巾,坐寢淮南謀。 文武固一道,貂蟬出兜鍪。 致身須黄閣,看鏡方黑頭。 故家邁種德,台輔不足酬。 頹支鄒魯瀾,末障洙泗流。 載觀統有宗,抑使俗不浮。 古道復大明,殊俗皆蒙休。 况夫蜀文章,眉獨稱雄酋。 多應峩眉月,只照東家丘。

    釋居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