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砌紅花樹,香風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發殿南枝。
无
其他无
〔唐朝〕 盧綸
玉砌紅花樹,香風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發殿南枝。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邊庭漢儀重,旌甲似雲中。 虜地山川壯,單于鼓角雄。 關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風。 君逐嫖姚將,麒麟有戰功。
白髮如今欲滿頭,從來百事盡應休。 祗於觸目須防病,不擬將心更養愁。 下藥遠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樓。 賴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獨遊。
州府謫宦居,邑城攝官涖。 悠悠涇川適,佳期此相遲。 靈溪知幾曲,曲曲各殊致。 仙嶺多巉顏,前峰特超類。 穹崇勢旁倒,㟯下無地。 洞穴盤龍蛇,空巖隱魑魅。 蘋開秋水綠,竹動寒山翠。 遠嶂數瀑懸,疎林一猿墜。 依然彈素絃,流我望鄉淚。 席上紅泉飛,樽前白雲至。 中山是隱居,緬想故心醉。 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神交十載得,良願三人遂。 (詩見嘉慶十二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序據附錄蔣之奇文補)(〖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開元摩崖詩碑」條引宋蔣之奇《磨崖詩序》略云:「予遊涇川,過琴溪,浮舟釣臺,道旁見石崖蒼蒼,上摩穹旻,意其下必有瓌觀焉。 既還至水西,涇令陳中裕餞余巖礲寺,尉劉公曼云:向所觀石崖古刻尚在。 唐玄宗開元甲子,河間邢巨、沛國武平一,嘗遊是溪,題絕句其下。 又刻一長篇,尤雅淡有清思。 其序云:『二十二年冬,予自柱史謫掾宣城,明年九月,連率班公〖原注:下闕〗。 』讀其詩,有云:『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以詩序考之,蓋是人也。 後邢、武一紀而來,疑其即杜偉也。 」〖2〗同書「杜偉《周公亭記》」條引同人《琴溪釣臺詩序》略曰:「釣臺旁山臨溪,上有古碑,皆漫滅殘剝,僅有數字可辨。 其上篆四字曰《周公亭頌》,其餘字皆八分,云:『前殿中侍御史宣城郡司戶京兆杜偉纂。 』〖下略〗」)(按:《涇縣志》錄此詩,署「亡名氏」,無序。 末跋云:「疑杜偉作。 偉以開元二十年謫掾宣城,今《全唐詩》但收『忽覩邢武辭』二句,即作杜偉。 」今參蔣之奇熙寧間所作二序,可決知此詩爲杜偉所作。 《全唐詩》卷七九五據蔣文錄二句,歸杜偉,無小傳,今據蔣氏二序補之。 )。
䡾䡾雕甍傍九衢,藻扃無復蕊函書。 徘徊尚有飛軒月,不把孤光照碧疏。
十載操持將相權,親提四海入陶甄。 周公禮樂未墜地,伊尹勤勞真格天。 青海不傳南下箭,黄河長渡北歸船。 濟時毫髮無遺力,數盡名臣孰與肩。
江水東流湖水西,水邊花落夢回時。 南屏山下風吹土,猶作蕭蕭暮雨垂。
江上甘泉寺,登臨擅一州。 山亭喜無恙,老子得重遊。 灘急常疑雨,林深欲借秋。 歸途更清絕,倚杖喚漁舟。
排日上牙牌,記花先後開。 看花不子細,過了却重回。
夏日苦炎熱,秋風灑靜便。 一年還欲盡,萬事不如前。 觸目長昏霧,憂心抵瘴煙。 詩人吁養鬼,烈士悵飛鳶。 本意多閒暇,何爲亦糾纏。 陰風聽門壯,積雪見山巔。 蠟屐遥思著,荷衣猛欲牽。 當君開卷讀,是我枕書眠。 酬唱何寥落,乖違易歲年。 亦爲當有賦,枉贈忽同然。
寒儒事業趁三餘,細字篝燈手自書。 眼底牙籤富連屋,妙年公子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