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刀筆精,寫爾逼天生。 舞巧何妨急,飛高所恨輕。 野田黃雀慮,山館主人情。 此物那堪作,莊周夢不成。
无
其他无
〔唐朝〕 羅隱
漢王刀筆精,寫爾逼天生。 舞巧何妨急,飛高所恨輕。 野田黃雀慮,山館主人情。 此物那堪作,莊周夢不成。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陰風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 壯士走馬去,鐙前彎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發如鈹交。 悍睛忽星墜,飛血濺林梢。 彪炳爲我席,羶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賀酒紛號呶。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
萬里平沙一聚塵,南飛羽檄北來人。 傳道五原烽火急,單于昨夜寇新秦。
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顏色。 日暮東風起,飄揚玉階側。 殘蘂在猶稀,青條聳復直。 爲君結芳實,令君勿歎息。
矢人職司憂,爲箭恐不精。 精在利其鏃,錯磨鋒鏑成。 插以青竹簳,羽之赤雁翎。 勿言分寸鐵,爲用乃長兵。 聞有狗盜者,晝伏夜潛行。 摩弓拭箭鏃,夜射不待明。 一盜既流血,百犬同吠聲。 狺狺嘷不已,主人爲之驚。 盜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責鏃太利,矢人獲罪名。 寄言控弦者,願君少留聽。 何不向西射?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東射?東海有長鯨。 不然學仁貴,三矢平虜庭。 不然學仲連,一發下燕城。 胡爲射小盜,此用無乃輕。 徒霑一點血,虛汚箭頭腥。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 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 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 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恆餘。 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詔書。 湛恩均大造,弱植媿空虛。 肅命趨仙闕,僑裝撫傳車。 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 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殊。 義沾投分末,情及解攜初。 追餞扶江介,光輝燭里閭。 子雲應寂寞,公叔爲吹噓。 景物春來異,音容日向疎。 川原行稍穩,鐘鼓聽猶徐。 林隔王公轝,雲迷班氏廬。 戀親唯委咽,思德更躊躇。 徇義當由此,懷安乃闕如。 願酬明主惠,行矣豈徒歟。
霽動江池色,春殘一去游。 菰風生馬足,槐雪滴人頭。 北闕塵未起,南山青欲流。 如何多別地,却得醉汀洲。
露滌清音遠,風吹數葉齊。 聲聲似相接,各在一枝棲。
羣烏幸胙餘。 (見宋陸游《入蜀記》卷六。 )(〖1〗《入蜀記》卷六頁十一〖《知不足齋叢書》本〗:「祠舊有烏數百,送迎客舟。 自唐夔州刺史李貽孫詩已云羣烏幸胙餘矣。 」〖2〗李貽孫,原作李貽。 李貽孫曾官夔州刺史,《全唐文》卷五四四收其會昌五年撰《夔州都督府記》,《金石錄》卷九著錄會昌五年九月「唐李貽孫《神女廟詩》」。 陸游在述巫山神女祠中景物時引及此句,應即《神女廟詩》之殘句。 )(兩《唐書》無李貽孫傳,今參張忱石所考,補傳如次:李貽孫,字里不詳。 大和初任福建團練副使,會昌五年爲夔州刺史,大中三年任左諫議大夫充宏文館學士,大中五年任福建觀察使。 又曾任金部、司勳員外郎。 約卒于大中六年後。 原列「無考」作者,今移此。 )。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爲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鬬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挂枯樹枝。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爲。 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有身莫犯飛龍鱗,有手莫辮猛虎鬚。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頭仙人隱玉壺。 子猷聞風動窻竹,相邀共醉杯中綠。 歷陽何異山陰時,白雪飛花亂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客多樂酣秉燭遊。 謝尚自能鸜鵒舞,相如免脫鷫鸘裘。 清晨鼓櫂過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