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步虛明月夜,瑞爐蜚下醮壇前。
无
其他无
〔唐朝〕 孫偓
好是步虛明月夜,瑞爐蜚下醮壇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藕花涼露溼,花缺藕根澀。 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溢溢。
曉屐歸來嶽寺深,嘗思道侶會東林。 昏沈天竺看經眼,蕭索淨名老病心。 雲蓋數重橫隴首,苔花千點遍松陰。 知君超達悟空旨,三徑閑行抱素琴。
輕風滴礫動簾鉤,宿酒猶酣嬾卸頭。 但覺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靜月當樓。 何郎燭暗誰能詠,韓壽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釵歌轉咽,一聲聲作兩眉愁。
隨風竟日勢漫漫,特地繁於故歲看。 幽榭凍黏花屋重,短簷斜濕燕巢寒。 閑聽不寐詩魂爽,淨喫無厭酒肺乾。 莫道便爲桑麥藥,亦勝焦涸到春殘。
馬去不用鞭,齩牙過今年。
爲言回鶻倚兇(下缺)(〖1〗以上詩三首,都作於唐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張義潮起義以後。 「歌謠再復歸唐國」,即詠此事。 第三首詩題有歷史價值。 僕固天王殆即北庭廻鶻首領僕固俊。 此詩應是當時當地人所作,所以稱他爲「天王」。 乾符三年〖八七六〗打破伊州事,不見史書記載。 可惜詩題殘缺,詩文僅存六字,以致意義不夠明顯。 這時候,僕固俊受張義潮的指揮,打敗了吐蕃不久。 這次〖八七六〗打伊州,想他是受張義潮的命令的。 )。
大江沉盡小江現,明月高峰法自流。 石牛水上臥,影落孤峰頭。 荒田聞我訝,始同不繫舟。 (見《祖堂集》卷七)。
世界無窮盡,論之遠更深。 陰陽分皂白,瓦礫變黄金。 報應終還有,邪求不易尋。 忩忙誰正定,須是合天心。
功勳密處轉身難,轉後家風又覺寬。 黯黯舊山青落眼,渙然霜雪洗蓑寒。
子云文不在茲乎,豈與常人論有無。 興喪亦皆天意爾,匡人於此莫如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