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告恩官抬明镜,杀的是戌生命。
无
其他无
〔元朝〕 徐田臣《杀狗记》
(旦)告恩官抬明镜,杀的是戌生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冢司方眘選,劇縣得英髦。 固是攀雲漸,何嗟趨府勞。 楚山迎驛路,漢水漲秋濤。 騫翥方茲始,看君六翮高。
林邑山連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勞君遠問龍城地,正北三千到錦州。
殘月皓煙露,掩門深竹齋。 水蟲鳴曲檻,山鳥下空階。 清鏡曉看髪,素琴秋寄懷。 因知北窗客,日與世情乖。
不體(《類從》本作「航」。 〖又日本佛教全書〗本作「{舟巳}」。 考云:「{舟巳}即那字。 慧超《傳》多用此字。 」)心淚(《類從》本作「渡」。 )自涓,(望按:「此句原脫一字。 」)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儻問滄波客,的說遺鞋白足還。 (見《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三。 )(〖1〗按詩前有小注,曰「詩一首。 在唐作」。 蓋從當時渤海藩國言,故曰「在唐」也。 又詩末題「大和二年四月十四日書」十字。 〖2〗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顧承甫等點校本《入唐求來巡禮行記》,參據多種版本校勘,較精審。 今錄異文如次:「公作而習之」,「作」作「僕」;「余之身期降物」,作「余亦身期絳物」;「入宗五臺」,「宗」作「室」;「青癡」,作「青瘀」;「仙大師己來日久」,「己」作「亡」;「位我之血」,「位」作「泣」;「不體心淚」,「體」作「航」。 )。
子真高韻屢裁詩,不得同行暫語離。 春色正如重醖酒,好花尚有最繁枝。 老翁只喜先安穴,壽數何能更問眉。 冒熱歸來便如夢,何堪塵土混幽思。
閑中忙事厭營營,款段揚鞭訪赤城。 問法未經雙澗路,彌天先見萬年英。 繁陰成幄暑風薄,好草傳香朝雨晴。 杖屨何妨留一宿,松間語舊有餘清。
我生不是先,偶與前輩隔。 古人猶愛水,况此千丈碧。 孤圓本然明,萬象紛如繹。 行吟鬼破膽,坐釣風生腋。 疏梅逞晨妝,漏月印金璧。 奇峰列雲影,平橋漲春澤。 四時如劈剪,一照成虛射。 緬想亭中人,屢憩泉上石。 心空見了了,起覓已他適。 吾詩復何言,鏡鏡如痕迹。
富貴元須早致身,白頭豈復市朝人。 數聲鵯鵊呼殘夢,一架酴醿送晚春。 疊嶂出雲明客眼,澄江漲雨濯京塵。 逢人枉道哦詩瘦,下語今年尚未親。
小樹手初種,當年花便稠。 揀枝那忍折,繞徑祗成愁。 淡了猶紅在,留渠肯住不。 無端萬銀竹,判却一春休。
伊雒閒人晚自賢,等將身世付蹄筌。 春風猶有耆英會,未必饑餐困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