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仄(《五燈會元》作「側」)東山低(《祖庭事苑》作「東山路側西山低」),新到莫辭三轉(一作「擔」)泥。 嗟汝在途經日久,明明不曉(《祖庭事苑》作「向道」)却成迷。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燈會元》卷六《祖庭事苑》卷二。 )。
无
其他无
〔唐朝〕 善道
南山路仄(《五燈會元》作「側」)東山低(《祖庭事苑》作「東山路側西山低」),新到莫辭三轉(一作「擔」)泥。 嗟汝在途經日久,明明不曉(《祖庭事苑》作「向道」)却成迷。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燈會元》卷六《祖庭事苑》卷二。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商山陽城驛,中有歎者誰。 云是元監察,江陵謫去時。 忽見此驛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陽道州,名姓同於斯。 憐君一寸心,寵辱誓不移。 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爲。 改爲避賢驛,大署於門楣。 荆人愛羊祜,戶曹改爲辭。 一字不忍道,況兼姓呼之。 因題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詩成寄與我,鏘若金和絲。 上言陽公行,友悌無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離。 次言陽公迹,夏邑始棲遲。 鄉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 次言陽公道,終日對酒巵。 兄弟笑相顧,醉貌紅怡怡。 次言陽公節,謇謇居諫司。 誓心除國蠹,決死犯天威。 終言陽公命,左遷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歸。 一一皆實錄,事事無孑遺。 凡是爲善者,聞之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無其人,來者亦可思。 願以君子文,告彼大樂師。 附於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聞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諫從如流,佞臣惡如疵。 宰相聞此章,政柄端正持。 進賢不知倦,去邪勿復疑。 憲臣聞此章,不敢懷依違。 諫官聞此章,不忍縱詭隨。 然後告史氏,舊史有前規。 若作陽公傳,欲令後世知。 不勞敘世家,不用費文辭。 但於國史上,全錄元稹詩。
日日爲詩苦,誰論春與秋。 一聯如得意,萬事總忘憂。 雨墮花臨砌,風吹竹近樓。 不吟頭也白,任白此生頭。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見契嵩本《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綠槐陰外聽蟬吟,節過分龍夏已深。 千里亢陽憂歲旱,一時甘雨快人心。 養禾不害連朝曀,沃暑應容數日霖。 多謝同寮憐老拙,雙南佳句競鏗金。
西来一櫂任委蛇,春日惟增雨露悲。 故國佳辰逢禁火,水鄉農事見扶犁。 年華祗觧凋容鬢,花鳥何曾管亂離。 目極傷心誰告語,含毫獨賦遠遊詩。
遥林带雪迷村疃,伶俜一馬行無伴。 故人家住丁坂頭,停驂邂逅成清款。 犯寒知我猶空腹,地爐然薪架紅玉。 花瓷湯酒欲生香,竹外庖厨聞剁肉。 夫君不有中饋賢,咄嗟辦此何神速。 酒酣意氣悲荆棘,尚憶朱甍舊時宅。 豺狼得志竟何成,至今人骨如霜白。 亂離少有闔門在,漂蕩俄驚五年隔。 數畝荒田已失耕,一間茅屋仍留客。 客情主意懽難盡,短臘窮冬春欲近。 明朝分手更愁人,且覆清觴莫留剩。
六國精英輦運來,粧成舞殿與歌臺。 金塊珠礫今何在,但見阿房滿地灰。
憑高極目意茫然,坐對淮南摇落天。 空把歸心同客雁,遂將緘口伴寒蟬。 一罇醒醉黄花外,萬事蕭條白髮前。 誰取長弓射鳥翼,休教西日送凋年。
黄河衮衮抱潼關,蒼翠中條接華山。 城郭丘墟人盡老,藥爐依舊白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