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風影裏迎新魄,梵貝聲中見落暉。 自幸勞生名利役,不能來此共忘機。 路入雲山幾萬層,豁然巖宇勢崢嶸。 地從物外囂塵斷,天到壺中日月明。 (見《輿地紀勝》卷一三二《汀州》。 )(按:《輿地紀勝》收二詩,列宋郭祥正詩前,署「鄭弼」,應即鄭元弼。 同書卷一三五《輿化軍》有其傳云:「鄭元弼,仙遊人。 唐昭宗景福二年獻《白巖集》十卷,載《唐藝文志》。 遷御史中丞。 天復中𧊲伏於仙遊之白巖。 」可證。 惟此傳全部誤錄其父良士事跡,不免疏謬。 《仙遊志》卷四載鄭氏父子事跡甚詳,可參看。 )。
无
其他无
〔唐朝〕 鄭元弼
香風影裏迎新魄,梵貝聲中見落暉。 自幸勞生名利役,不能來此共忘機。 路入雲山幾萬層,豁然巖宇勢崢嶸。 地從物外囂塵斷,天到壺中日月明。 (見《輿地紀勝》卷一三二《汀州》。 )(按:《輿地紀勝》收二詩,列宋郭祥正詩前,署「鄭弼」,應即鄭元弼。 同書卷一三五《輿化軍》有其傳云:「鄭元弼,仙遊人。 唐昭宗景福二年獻《白巖集》十卷,載《唐藝文志》。 遷御史中丞。 天復中𧊲伏於仙遊之白巖。 」可證。 惟此傳全部誤錄其父良士事跡,不免疏謬。 《仙遊志》卷四載鄭氏父子事跡甚詳,可參看。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前古寺臨長道,來往淹留爲愛山。 雙燕營巢始西別,百花成子又東還。 暝驅羸馬頻看堠,曉聽鳴雞欲度關。 羞見竇師無外役,竹窗依舊老身閑。
高樓王與謝,逸韻比南金。 不遇銷憂日,埃塵誰復尋。 曠懷澹得喪,失意縱登臨。 彩檻浮雲迥,綺窗明月深。 虯龍壓滄海,鴛鴦思鄧林。 青雲傷國器,白髮軫鄉心。 功高恩自洽,道直謗徒侵。 應笑靈均恨,江畔獨行吟。
蓼稍蘸水火不滅,水鳥驚魚銀梭投。 滿目荷花千萬頃,紅碧相雜敷清流。 孫武已斬吳宮女,瑠璃池上佳人頭。 (見宋佚名《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十三引《翰苑名談》並《詩話》。 )(〖1〗《新編分門古今類事》云:「江南李後主嘗一日幸後湖,開宴賞荷花,忽作古詩云〖詩略〗。 當時識者咸謂吳宮中而有佳人頭,非吉兆也。 」後果應驗。 按:《增修詩話總龜》卷三一引《摭遺》謂此詩爲李璟作,《全唐詩》卷八因之,實誤。 《分門古今類事》同條後引李煜詩事甚詳,可證。 文長,恕不備錄。 )。
曲木床頭,心空默遊。 沙寒黄葦雪,風細白蘋秋。 靜可久兮山瘠樹老,動無羈兮雲行水流。
大漠與吴越,天南天北頭。 虜尤涉吾地,飲馬長淮流。 飲馬尚猶可,莫使學操舟。
毛穎神明更好鬚,飛騰入月跨蟾蜍。 誰將銀管爲封邑,端爲金華妙簡書。 鳳翥龍蟠文未稱,日光玉潔字還疏。 何如今代何平叔,筆陣詞源總莫如。
陵高類登天,斗下劇窺井。 衡從十里近,底用許多嶺。 秋雨釀春泥,掀淖力扛鼎。 僕夫負隅哭,邂逅憂性命。 舊嗤子猷狂,夜半槳歸艇。 方知興盡處,頃步令人癭。
孝行通穹壤,珍祥應鼓枹。 是家飛白爵,誰子泥青烏。
昔忝郡文學,今爲宗子師。 政懷三釜樂,那復四愁詩。 時服光摇目,香秔滑溜匙。 唯應講風雅,儻可解人頤。
水宿荒村夕照間,奔流怪石鬭潺潺。 白醪似蜜聊供醉,過盡嚴陵大浪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