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初識茶花

〔宋朝〕 陳與義

伊軋籃輿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題自然觀

    劒閣門西第一峰,道陵成道有高蹤。 行人若上升仙處,須撥白雲三四重。

    陸暢 唐宋诗
  • 出試日獨遊曲江

    江莎漸映花邊綠,樓日自開池上春。 雙鶴遶空來又去,不知臨水有愁人。

    趙嘏 唐宋诗
  • 又一首

    琉𭸻彫瑩美,圖真琢玉成。 神功呈百福,含聚曰光明。 輪寶□霄壯,珠瓔鏤石晶。 感□嚴父志,謁力爲先靈。 (以上二詩見陸增祥輯《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五十八。 )(〖1〗《八瓊室金石補正》謂「二詩不著撰人名,當是英輩所作。 」按二詩附於石經山中臺浮圖諸刻之後,是刻先列《王晉造石浮圖記》,標明天寶十二載鶘廿五日建,次列《感怨文》,爲王晉子王英所撰,次刊《感石浮圖》詩二首,末列安禄山題名,曰「御史大夫安禄山供養」,惟「安禄山」三字後人惡其名而鑿之,然尚可辨識。 )。

    王英 唐宋诗
  • 奉答燕公 二

    語別意淒淒,零陵湘水西。 佳人金谷返,愛(一作「遊」)子洞庭迷。 舊館逢花發,他山值鳥啼。 江天千里望,誰見綠蘋齊? (均見《結一廬叢書》本《張說之文集》卷七)(按:結一廬本此二詩下署「王琚」。 《四部叢刊》影印龍池草堂刊本《張說之集》收張說《贈趙公》後,無署名。 《全唐詩》卷九八均收趙冬曦名下,實誤。 趙公爲王琚之封爵,岑仲勉先生《唐集質疑·趙公》已有考證,可參看。 友人陳祖言撰《張說年譜》云:「前一首第三句『友寮同省閣』,琚先天元年八月擢拜中書侍郎,說二年七月爲中書令,即爲『同省閣』。 ……而冬曦無此經歷。 兩首詩俱言及零陵守,冬曦亦無此經歷。 又前首五、六句『我逐江潭雁,君隨海上鷗』,冬曦爲從六品下之侍御史,階卑辭謙,在其地唱酬詩中均無此等平起平坐之語。 且說離岳赴荆,冬曦送之,說則未嘗送冬曦也,故知必非冬曦詩。 」)。

    王琚 唐宋诗
  • 用前韻簡單令

    斑白欣逢子墨交,懸知琴化息榜敲。 不從凍竽窺侯喜,端向長松倚孟郊。 竄逐自甘藜不糝,太平還見葦方苞。 全牛妙割須君手,笑我鉛刀似族庖。

    胡寅 唐宋诗
  • 師伯渾自所居東山來賦詩相示用韻酬之

    東山鳴鳳在九霄,高翔千仞那可招。 胡爲相顧肯下集,竹實醴泉吾用饒。 春來淘河嚇飛燕,泉中老翁誰復見。 崇桃炫晝爛明霞,穠李照夜舒素練。 去年念我守此州,樽前歌者有莫愁。 遥持一盃屬父老,日暮仰天搔白頭。

    晁公遡 唐宋诗
  • 重修北樓十一月望日與郡僚同登因書十二韵

    我昔未作南諸侯,雄文嘗閲龍虎歐。 泉山風物得大畧,夢寐先已登茲樓。 到官正要訪遺迹,忽見破屋城牆陬。 欲修不敢遽土木,經歲此志方能酬。 貢闈之餘材可辦,農事之隙工乃鳩。 月逢建子飛破鏡,酒呼從事來青州。 怱怱未暇衆賓集,草草且與同僚游。 山川城郭壯哉郡,清源紫帽明雙眸。 却驚雲榭在地底,坐見日轂經簷頭。 西山端可拄頰視,南海未用乘桴浮。 東瞻歸路興元亮,北望魏闕心子牟。 揮毫欲續仲宣賦,假日聊以銷吾憂。

    王十朋 唐宋诗
  • 有感

    六年歸老掩柴扉,今日天涯有所思。 山阻雪深無去路,凄凉只詠四愁詩。

    姜特立 唐宋诗
  • 歲晚六首 其四

    小岫嶙峋炷寶熏,卷書閑對一窗雲。 雁聲忽向天邊過,起立中庭看斷群。

    陸游 唐宋诗
  • 雨後快晴步至湖塘

    齒豁從教道字訛,負薪陌上且行歌。 古人亦自逢時少,吾輩何疑忤俗多。 山掃黛痕如尚溼,湖開鏡面似新磨。 亦知大有掀髯處,無奈西流白日何。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