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復連雲戰鼓悲,英風凜凜在雙祠。 氣吞驕虜方張日,恨滿孤城欲破時。 幽鳥自啼簷際樹,夕陽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韋意,倚棹哀吟兩鬢絲。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無復連雲戰鼓悲,英風凜凜在雙祠。 氣吞驕虜方張日,恨滿孤城欲破時。 幽鳥自啼簷際樹,夕陽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韋意,倚棹哀吟兩鬢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非老亦非少,年過三紀餘。 非賤亦非貴,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寬體長舒。 充腸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況此松齋下,一琴數帙書。 書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娛。 夜直入君門,晚歸臥吾廬。 形骸委順動,方寸付空虛。 持此將過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復默默,非智亦非愚。
莎深苔滑地無塵,竹冷花遲剩駐春。 盡日弄琴誰共聽,與君兼鶴是三人。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 業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 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童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城樓多峻極,列酌恣登攀。 逈林飛鳥上,高榭代人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今年菊花事,併是送君還。 (暢諸作此詩,《文苑英華》卷七一○收李韓《河中鸛鵲樓集序》已稱及,宋司馬光《續詩話》、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五僅錄中四句,亦云暢諸作。 至《唐詩紀事》卷二七始誤爲暢當,《全唐詩》沿之。 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考證較詳,可參看。 宋人所見此詩前二句,作「迥臨飛鳥上,高謝世人間」,與此處三、四兩句稍異,蔣、均云以「臨」、「謝」爲是,「代人」即「世人」,避太宗諱改。)
帝宅開金地,神州列寶坊。 龍宮橫霧術,鴈塔亘霞莊。 窈窕分千仞,參差聳百常。 繡櫺懸疊檻,畫拱映雕梁。 寶座開千葉,金繩下八行。 青龍浮剎柱,白馬對祠場。 樹踊金銀色,蓮開日月光。 東西分閈廡,左右控池隍。 瑞葉擎朝露,祥花送晚香。 天衣隨劫拂,仙梵逐風揚。 忽有三空士,來宣七覺芳。 銀函承寶帙,玉札下琱章。 闢牖青雲外,披軒紫□傍。 山川橫地軸,辰象麗天[□。 □□□□□,□]繩待慈航。 (日本藏唐抄本《唐詩卷》,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編《唐抄本》影印本)。
白鷺洲邊江路斜,輕鷗接翼滿平沙。 吾徒來送遠行客,停舟爲爾長歎息。 酒旗漁艇兩無猜,月影蘆花鎮相得。 離筵一曲怨復清,滿座銷魂鳥不驚。 人生不及水禽樂,安用虛名上麟閣。 同心携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 天涯後會眇難期,從此又應添白髭。 願君不忘分飛處,長保翩翩潔白姿。
邊雲寒色與愁濃,酒味何由入頰紅。 眼看飛鳶來墮水,心隨去騎欲追風。 親朋立望千山外,笑語殊思一餉同。 問舍求田吾已决,不於湖海較窮通。
隱士洪崖可拍肩,尚留陳迹此山巔。 祇應千古人如在,陵谷高深却變遷。
避寂諸緣息,安貧百慮寬。 懶如常抱疾,退似本無官。 皎潔鶴翎扇,嵯峨龜屋冠。 何勞問唐舉,徹屋是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