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聖主垂衣裳,倬然文治昭天章。 已聞華封祝堯帝,豈但畏壘歌庚桑。 千秋此日紀佳節,萬歲羣臣稱壽觴。 簾前宮扇交翡翠,仗下寶馬屯飛黄。 昭容引儀近日月,御史執法嚴風霜。 九賓無譁臚句肅,劍佩儼雅趨侯王。 一聲鳴蹕傳朱輦,千官賜宴趨文昌。 湛露尊罍均渥澤,薰風絃管迓休祥。 浩唱充庭雲不動,繁花壓帽春風光。 可憐歡聲正四合,不覺暮色來蒼蒼。 軒騶散去九衢閙,朝衣醉瀝餘淋浪。 小臣病著不能起,但聽廣樂風聲長。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之望
紹興聖主垂衣裳,倬然文治昭天章。 已聞華封祝堯帝,豈但畏壘歌庚桑。 千秋此日紀佳節,萬歲羣臣稱壽觴。 簾前宮扇交翡翠,仗下寶馬屯飛黄。 昭容引儀近日月,御史執法嚴風霜。 九賓無譁臚句肅,劍佩儼雅趨侯王。 一聲鳴蹕傳朱輦,千官賜宴趨文昌。 湛露尊罍均渥澤,薰風絃管迓休祥。 浩唱充庭雲不動,繁花壓帽春風光。 可憐歡聲正四合,不覺暮色來蒼蒼。 軒騶散去九衢閙,朝衣醉瀝餘淋浪。 小臣病著不能起,但聽廣樂風聲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 詎是秋風裏,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便。 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茅屋往來久,山深不置門。 草生垂井口,花落擁籬根。 入院將雛鳥,尋蘿抱子猿。 曾逢異人說,風景似桃源。
陽城爲諫議,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 元稹爲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 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伸。 劉闢肆亂心,殺人正紛紛。 其嫂曰庾氏,棄絕不爲親。 從史萌逆節,隱心潛負恩。 其佐曰孔戡,捨去不爲賓。 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 常恐國史上,但記鳳與麟。 賢者不爲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君爲著作郎,職廢志空存。 雖有良史才,直筆無所申。 何不自著書?實錄彼善人。 編爲一家言,以備史闕文。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迴處,誰家紅袖凭江樓。
深閨乍冷鑑開篋,玉筯微微濕紅頰。 一陣霜風殺柳條,濃煙半夜成黃葉。 垂垂白練明如雪,獨下閑堦轉淒切。 祗知抱杵搗秋砧,不覺高樓已無月。 時聞寒雁聲相喚,紗窓只有燈相伴。 幾展齊紈又嬾裁,離腸恐逐金刀斷。 細想儀形執牙尺,回刀剪破澄江色。 愁捻銀鍼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 時時舉袖勻紅淚,紅牋謾有千行字。 書中不盡心中事,一片慇懃寄邊使。
時人見寒山,各謂是風顛。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我語他不會,他語我不言。 爲報往來者,可來向寒山。
碧幢紅苑合洪鈞,桂樹林前信有春。 莫戀花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魚人。 (見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每一冊《唐張濬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按:張、劉二人詩刻摩崖在龍隱洞,高一尺五寸,寬二尺四寸,真書徑八分。 劉詩下署銜曰:「前嶺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劉崇龜上。 」末題記一行云:「乾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 」劉詩已收入《全唐詩》卷七一五,題僅作《寄桂帥》,有五字誤,今重錄之。 )。
朝先鳴雞興,夕殿棲鵶還。 符檄積几案,寢飯於其間。 搒笞督租賦,涉筆騂我顔。 忽忽過白日,胡能慰惸鰥。 葉脫横林疏,䰀鬌溪南山。 豈無一杯酒,吾事何時閑。
荇葉光於水,鉤牽入遠汀。 淺黄雙蛺蝶,五色小蜻蜓。 老死懷江女,飄浮笑楚萍。 西風莫苦急,孤蕊有餘馨。
喜公新拜會稽章,五月平湖鏡水光。 菡萏花迎金板舫,葡萄酒瀉玉壺漿。 雲歸秦望山頭靜,雨洗若耶溪上凉。 天子不能煩侍從,可將吟詠報時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