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蒼楚色水雲間,一醉春風送爾還。 何處鄉心最堪羨,汝南初見洛陽山。
无
其他无
〔唐朝〕 司空曙
蒼蒼楚色水雲間,一醉春風送爾還。 何處鄉心最堪羨,汝南初見洛陽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宿鳥動前林,晨光上東屋。 銅爐添早香,紗籠滅殘燭。 頭醒風稍愈,眼飽睡初足。 起坐兀無思,叩齒三十六。 何以解宿齋,一杯雲母粥。
灑砌聽來響,卷簾看已迷。 江間風暫定,雲外日應西。 稍稍落蝶粉,班班融燕泥。 颭萍初過沼,重柳更緣堤。 必擬和殘漏,寧無晦暝鼙。 半將花漠漠,全共草萋萋。 猿別方長嘯,鳥驚始獨棲。 府公能八詠,聊且續新題。
因思人事事無窮,幾度經過感此中。 山色不移樓殿盡,石臺依舊水雲空。 唯餘芳草滴春露,時有殘花落晚風。 楊柳覆灘清瀨響,暮天沙鳥自西東。
不得先生信,空懷汗漫秋。 月華離鶴背,日影上鼇頭。 欲學孤雲去,其如重骨留。 槎程在何處,人世屢荒丘。
亢倉致虛極,潛跡依遠岫。 智去愚獨留,日虧歲方就。 鄉人謀尸祝,不欲聞俎豆。 尚賢非至理,堯舜固爲陋。
靈光殿古生秋草,曲阜城荒噪晚鵶。 惟有孔林殘照裏,至今猶屬仲尼家。 (見宋孔傳《東家雜記》卷下。 )(〖1〗《東家雜記》謂有唐以來謁林者必一一賦詩,而以此詩最爲絕唱。 孔宗翰幼時已聞人誦此詩,或云一詩僧留題,竟不知誰氏之作。 今按:此詩在蒱初既已流傳則當爲唐五代人作。 從詩意看,不會晚於宋初崇儒之際。 故敢入。 )。
兩眼碧,一面黄。 舌頭不掉,鼻孔難藏。 老兔靜弄魄,靈犀通得光。 歷歷機感兮,何用思量。
君不見秦皇愛阿房,死葬驪山側。 煬帝愛迷樓,死葬迷樓北。 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 生死在迷樓,一死良自得。 只應來夢兒,夜夜猶相憶。
雙鑾北狩淹歸轂,寂寞梁園春草綠。 猶傳故老守孤城,官軍不到黄河曲。 連雲樓櫓已灰燼,更倚窗扉防箭鏃。 招兵太半出羣盜,繡䘿蒙衣屢翻覆。 前宗後社力誅鉏,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橋燈火夜無光,夾道狐狸晝相逐。 往時汴泗絕行舟,市糶十千塵滿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馬却食江南粟。 謀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飄摇轉黄屋。 盤庚五遷方擇利,昆陽一戰何當卜。 寧聞犬豕亂中華,漢祚承天終必復。 夕烽明處望千門,孤臣祇欲吞聲哭。
畫山畫骨更畫魂,范寬此中高出羣。 君家八幅老筆墨,百年古篋鋪香芸。 我來日出掛東壁,蒼崖落雪飛紛紛。 寒鳥不動空無塵,蕩蕩晴天開四垠。 終南太華入霄漢,秀色千里填河汾。 想當盤礴未畫時,天地開闢雲中君。 長鯨吸川欲酣醺,疾起信手驅風雲。 須臾却立萬嶺下,援筆往往齒沒齦。 平生愛山在夢寐,行年四十老更文。 摩挲巖壑重感歎,徑欲杖屨從麋麕。 畫龍儻有真龍至,歸即到山非浪云。 列仙之儒恐邂逅,煙霞芝朮應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