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挽唐學錄頤 其二

〔宋朝〕 廖行之

虎榜標名日,英聲四海聞。 傳家惟奧學,有子繼清芬。 未熟黄粱夢,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無復更論文。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屈原 楚辞
  • 天问

    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 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 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 “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 何尽何历? 鲧何所营? 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墬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 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昆仑悬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 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暖? 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 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 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 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 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鼌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鞫,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而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协胁,鹿何膺之? 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鳏?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循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汤出重泉,夫何辠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朝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 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沈之?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妇,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墬,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佑?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屈原 楚辞
  • 匡机

    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余深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 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 芷闾兮药房,奋摇兮众芳。 菌阁兮蕙楼,观道兮从横。 宝金兮委积,美玉兮盈堂。 桂水兮潺湲,扬流兮洋洋。 蓍蔡兮踊跃,孔鹤兮回翔。 抚槛兮远望,念君兮不忘。 怫郁兮莫陈,永怀兮内伤。

    王褒 楚辞
  •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洶洶。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叹曰: 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壅滂兮。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刘向 楚辞
  • 思古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于山陆。 旦徘徊于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 发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霑襟而濡袂。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自悲。 聊浮游于山陿兮,步周流于江畔。 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还余车于南郢兮,复往轨于初古。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 西施斥于北宫兮,仳倠倚于弥楹。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于马圉。 蒯聩登于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叹曰: 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锺牙已死谁为声兮? 纤阿不御焉舒情兮,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刘向 楚辞
  • 悯上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众多兮阿媚,骪靡兮成俗。 贪枉兮党比,贞良兮茕独。 鹄窜兮枳棘,鹈集兮帷幄。 罽蕠兮青葱,槁本兮萎落。 睹斯兮伪惑,心为兮隔错。 逡巡兮圃薮,率彼兮畛陌。 川谷兮渊渊,山阜兮峉峉。 丛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 庇廕兮枯树,匍匐兮岩石。 蜷跼兮寒局数,独处兮志不申。 年齿尽兮命迫促,魁垒挤摧兮常困辱。 含忧强老兮愁无乐,须发苎悴兮顠鬓白。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 云蒙蒙兮电鯈烁,孤雌惊兮鸣呴呴。 思怫郁兮肝切剥,忿悁悒兮孰诉告。

    王逸 楚辞
  •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浣溪沙·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
  •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 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