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好神仙,黃金作臺與天近。 王母摘桃海上還,感之西過聊問訊。 欲來不來夜未央,殿前青鳥先迴翔。 綠鬢縈雲裾曳霧,雙節飄颻下仙步。 白日分明到世間,碧空何處來時路。 玉盤捧桃將獻君,踟躕未去留彩雲。 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 可憐穆滿瑤池燕,正值花開不得薦。 花開子熟安可期,邂逅能當漢武時。 顏如芳華潔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 雖留桃核桃有靈,人間糞土種不生。 由來在道豈在藥,徒勞方士海上行。 掩扇一言相謝去,如煙非煙不知處。
无
其他无
〔唐朝〕 韋應物
漢武好神仙,黃金作臺與天近。 王母摘桃海上還,感之西過聊問訊。 欲來不來夜未央,殿前青鳥先迴翔。 綠鬢縈雲裾曳霧,雙節飄颻下仙步。 白日分明到世間,碧空何處來時路。 玉盤捧桃將獻君,踟躕未去留彩雲。 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 可憐穆滿瑤池燕,正值花開不得薦。 花開子熟安可期,邂逅能當漢武時。 顏如芳華潔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 雖留桃核桃有靈,人間糞土種不生。 由來在道豈在藥,徒勞方士海上行。 掩扇一言相謝去,如煙非煙不知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當時浣花橋,溪水纔尺餘。 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車。 秋夏忽泛溢,豈惟入吾廬。 蛟龍亦狼狽,況是鼈與魚。 茲晨已半落,歸路跬步疎。 馬嘶未敢動,前有深填淤。 青青屋東麻,散亂牀上書。 不意遠山雨,夜來復何如。 我遊都市間,晚憩必邨墟。 乃知久行客,終日思其居。
寥寂荒壘下,客舍雨微微。 門見苔生滿,心慙吏到稀。 籬花看未發,海燕欲先歸。 無限堪惆悵,誰家復搗衣。
強兵四合國將危,賴有謀臣爲發揮。 城內蒿銅誠自有,無謀誰解見玄機。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莫嫌袍紫歸家阻,且慶豐年雅俗安。
祇園感神夾,鹿苑化拘隣。 聖人居福地,賢士樂山園。 乍聞千葉現,時動百華鮮。 香草皆滿地,靈芝徧房前。 甘池流八水,神井涌九泉。 華旛高颻颺,應感下飛仙。 鳥弄千聲囀,人歌百福田。 盛哉茲勝處,誰見不留連。 (見同書卷八十《種子部》)。
無適無莫羲皇人,不憂不懼擊壤民。 只有太平容易事,更於何處費精神。
蕩蕩春風野老家,欲尋蹤跡隔煙霞。 洞中携出小桃核,種作碧雲千樹花。
聖主仁心等南北,燧息邊庭兵不宿。 兩階干羽來遠人,大度端能包濮祝。 萬歲三呼誕彌月,四海千秋太平曲。 宴開文德賜群臣,喜溢天顔明四目。 向來獻壽人誰在,元凱重登共鯀逐。 武夷戎監老風騷,去國十年官始復。 捧觴首賦天保章,遥指南山祝君福。 更獻曲江金鑑錄,不但能歌連理木。 賤臣逢時最僥倖,歸美寧辭管城禿。 願同韓愈頌元和,兼美武公歌綠竹。
年少題詩入杏園,橫空硬語勝郊盤。 新吟陳紫并江綠,深逼蕉黄與荔丹。 官舍聊淹廣文冷,雁行高並玉峯寒。 黄堂病守相將去,秋菊落英誰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