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詩因題二解 其二

〔宋朝〕 晁公遡

俗士胸中數斛塵,此君偃蹇不相親。 當年曾識子猷面,大令今來是故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水調 入破第五

    千年一遇聖明朝,願對君王舞細腰。 乍可當熊任生死,誰能伴鳳上雲霄。

    不詳 唐宋诗
  • 水殿采菱歌

    宮鴉叫赤光,潮聲入宮宮影涼。 火華啼露卷橫塘,金堤四合宛柔揚。 美人荷裙芙蓉妝,柔荑縈霧櫂龍航。 采蓮一聲歌態長,青絲結眼捕鴛鴦。

    鮑溶 唐宋诗
  • 春日有懷

    高下尋花春景遲,汾陽臺榭白雲詩。 看山懷古翻惆悵,未勝遙傳不到時。

    張喬 唐宋诗
  • 依韻酬常循州

    早年花縣拜潘郎,尋忝飛鳴出桂堂。 日走登天長似箭,人同紅樹豈經霜。 帆分南浦知離別,駕在東州更可傷。 公論一麾將塞詔,且隨徴令過瀟湘。

    徐夤 唐宋诗
  • 六十甲子歌(題擬) 六十

    癸亥周,吳分坐無憂。 中田最可託,低處不須求。 嵗後青龍伏,中平並可求。 秋冬雖有旱,還是得全收。 (《正統道藏》本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咒經》卷十八。 )(按:《太上洞淵神咒經》,敦煌遺書中有殘本多卷。 此組詩中有「官吏逐階遷,諸道咸通徹」之句。 以道爲行政區劃名,始於唐初。 因知此組詩應爲唐時之作。 以上從《道藏》中杜光庭編撰整理諸書中錄出的詩歌,雖未必皆爲杜光庭之作,但皆爲唐或唐以前人之作。 今姑錄存於杜光庭名下,祈讀者引用時有以注意之。 )。

    杜光庭 唐宋诗
  • 郡齋感秋寄諸弟

    首夏辭舊國,窮秋臥滁城。 方如昨日別,忽覺徂歲驚。 高閣收煙霧,池水晚澄清。 戶牖已淒爽,晨夜感深情。 昔遊郎署間,是月天氣晴。 授衣還西郊,曉露田中行。 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傾。 簪組聊掛壁,焉知有世榮。 一旦居遠郡,山川間音形。 大道庶無累,及茲念已盈。

    韋應物 唐宋诗
  • 清池

    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參差。 美人留采掇,玉鮪自揚鬐。 波瀾日已淺,龜鼈日復滋。 蝦蟆縱跳梁,得以緣其涯。 競此長科斗,凌亂滿澄漪。 空有文字質,非無簡策施。 僊鯉勿苦羨,寧將蠯蛤卑。 徒剖腹中書,悠悠誰爾知。 聊保性命理,遠潛江海湄。 泚泚曷足道,任彼蛙黽爲。

    梅堯臣 唐宋诗
  • 閶門外登溪船五首 其五

    無家不住曲溪邊,祗種高山不種田。 絕壁入天天入水,亂篙鳴石石鳴船。 百灘春浪雪頭過,兩岸林花鏡底眠。 歸路商量更舟楫,廬山彭蠡好風煙。

    楊萬里 唐宋诗
  • 和僉判建平書懷 其二

    箕斂陳逋不問年,里胥促迫政騷然。 關譏在野重爲穽,敢望公家不稅廛。

    虞儔 唐宋诗
  • 送長兄赴調上都次田俊卿韵二首 其一

    霜熟林空月滿川,衝寒突兀聳詩肩。 便應策驥行夷路,不用燃犀照碧淵。 從昔正人終遇世,到今方士漫求仙。 老成謀國須吾輩,可笑輕疎賈少年。

    廖行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