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帽笻枝散客愁,不妨胥史雜沙鷗。 迎風枕簟平欺暑,近水簾櫳探借秋。 茶竈遠從林下見,釣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餘年夢,豈信人間有蜀州。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烏帽笻枝散客愁,不妨胥史雜沙鷗。 迎風枕簟平欺暑,近水簾櫳探借秋。 茶竈遠從林下見,釣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餘年夢,豈信人間有蜀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 知爾不堪還酒家,漫教夷甫無行處。
千年松樹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見說瓦棺藏檜下,杜生題後定時名。 (以上二十首均錄自上海圖書館據天一閣藏本所攝膠卷明嘉靖刻本嘉三十二年黃紹文纂《六合縣志》〖簡稱《嘉靖志》〗卷八《藝文志·詩類》。 校以光緒癸未年刊賀廷壽纂《六合縣志》〖簡稱《光緒志》〗卷七所錄詩及光緒刊朱緒曾輯《金陵詩徵》卷三五所收詩。 《光緒志》錄十六首,缺《治浦橋》、《滁河》、《儒學舊基》、《城隍廟》四首。 《金陵詩徵》僅收《龍池》之一、《廢如歸館》二首。 )(〖1〗《嘉靖志》題注:「《嘉定志》:偃松在牛市街,文宣王廟前,偃蹇若蓋,清陰數畝。 傳云杜荀鶴所植。 又云松下有瓦棺。 」〖2〗《光緒志》詩末注:「古志云,松下有瓦棺。 」〖3〗《嘉靖志》詩末注:「按以上二十首,皆郟滂詩。 五十首,今《成化志》所載僅數首耳,餘皆《嘉定志》得之,然尚未及其半云。 」〖4〗《嘉靖志》卷首凡例云:「宋嘉定間縣令劉昌詩所修志,板已劘滅,其本無傳。 近於藏書家覓得寫本,據其所載,有可採者增入。 」〖5〗《嘉靖志》卷四《秩官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宰,嘗作《懷古詩》五十首,敍靈巖則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則曰:『士馬更戍往來。 』若儒學、士林館、龍池、昌市樓等處,皆有題詠。 意滂必文彩風流之士,當時之民被和平之化矣。 惜其政事無傳,詩之存者載《詩紀》。 」末注:「《嘉定》、《成化志》。 」〖6〗《光緒志》卷四《官師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令。 懼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繫以小敍,今其詩存者三十二首,惜政蹟不傳。 」〖7〗《金陵詩徵》卷三五錄滂詩二首,小傳云:「滂,光化中六合令,因家焉。 」注云:「宋《嘉定六合縣志》云:郟令懼棠邑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係以小敍,其叙靈巖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曰:『士馬更戍往來。 』士林曰:『其地業儒多宦。 』敍寺則始於解脫,敍混成觀則起於宋元。 《嘉靖儀真志》存三十二首,至雍正乙卯六合令蘇作睿《志》尚存十六首,乾隆癸卯廖掄升《志》,乃悉削去。 唐人著作,徵文考獻,何可棄也。 」今按:嘉定、成化修《六合縣志》,今均無傳。 傳世者以《嘉靖志》爲最早,所錄二十首。 據修志者所云,則《嘉定志》所收亦不過此數。 《光緒志》當係自雍正《六合縣志》轉錄,文字歧異較多,疑非源出於嘉靖《六合縣志》,而係自嘉靖《儀真縣志》錄出。 唐六合縣轄境,明代部分歸儀真縣,故其詩得兼收之。 今傳《儀真縣志》,似以《隆慶志》爲最早,已有影印天一閣本行世,經檢幷無滂詩。 朱緒曾、賀廷壽皆清季人,皆云所存有三十二首之數,疑曾獲見嘉靖《儀真縣志》,俟續訪之。 滂詩除已錄出之二十一首外,僅知詩題者尚有《靈巖》、《龍津》、《昌市樓》、《混城觀》等,已見前錄。 )。
昔在五陵時,年少心亦壯。 嘗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東走到營州,投身似邊將。 一朝去鄉國,十載履亭障。 部曲皆武夫,功成不相讓。 猶希虜塵動,更取林胡帳。 去年大將軍,忽負樂生謗。 北別傷士卒,南遷死炎瘴。 濩落悲無成,行登薊丘上。 長安三千里,日夕西南望。 寒沙榆塞沒,秋水灤河漲。 策馬從此辭,雲山保閑放。
報應從教見祖宗,先持清靜後論功。 紅蓮花出青泥裏,方信仙凡道本同。
中宵澍雨平明歇,諸嶺晴陰各自分。 偶來共就藜牀坐,時看前山出白雲。
散漫藤蘿外,飄然猿鶴情。 雲山如有舊,草木半無名。 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鳴。 乾坤清絕地,猶覺是昇平。
懷古不知寒,洗心忘百憂。 怡然方寸地,得與賢聖遊。 南澗兮泉甘,北山兮雲幽。 彼紛兮何之,茲盤兮吾留。
趣向菩提道,可道非常道。 無名天地先,十方源浩浩。
打開兜率露王宮,摩耶夫人沒老去。 浄飯國王生太子,字字言言說脫空。
蜜蜂不食人間倉,玉露爲酒花爲糧。 作蜜不忙採花忙,蜜成猶带百花香。 蜜成萬蜂不敢嘗,要輸蜜國供蜂王。 蜂王未及享,人已割蜜房。 老蜜已成蠟,嫩蜜方成蜜。 蜜房蠟片割無餘,老饕更來搜我室。 老蜂無味祗有滓,幼蜂初化未成兒。 老饕火攻不知止,既毀我室取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