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冰禪再往湖中

〔唐朝〕 齊己

行心寧肯住,南去與誰羣。 碧落高空處,清秋一片雲。 穿林瓶影滅,背雨錫聲分。 應笑遊方久,龍鍾楚水濆。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補樂歌十首 一

    玄雲溶溶兮,垂雨蒙蒙。 類我聖澤兮,涵濡不窮。

    元結 唐宋诗
  • 奉和魯望讀陰符經見寄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義。 玄機一以發,五賊紛然起。 結爲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不測似陰陽,難名若鬼神。 得之升高天,失之沈厚地。 具茨雲木老,大塊煙霞委。 自顓頊以降,賊爲聖人軌。 堯乃一庶人,得之賊帝摯。 摯見其德尊,脫身授其位。 舜唯一鰥民,冗冗作什器。 得之賊帝堯,白丁作天子。 禹本刑人後,以功繼其嗣。 得之賊帝舜,用以平洚水。 自禹及文武,天機𢟉然弛。 姬公樹其綱,賊之爲聖智。 聲詩川競大,禮樂山爭峙。 爰從幽厲餘,宸極若孩穉。 九伯真犬彘,諸侯實虎兕。 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闕里。 由是聖人生,於焉當亂紀。 黃帝之五賊,拾之若青紫。 高揮春秋筆,不可刊一字。 賊子虐甚斨,姦臣痛於箠。 至今千餘年,蚩蚩受其賜。 時代更復改,刑政崩且陊。 予將賊其道,所動多訾毀。 叔孫與臧倉,賢聖多如此。 如何黃帝機,吾得多坎躓。 縱失生前祿,亦多身後利。 我欲賊其名,垂之千萬祀。

    皮日休 唐宋诗
  • 南漢羅浮古劒篆文

    丁與水同宮,王將耳口同。 尹來居口上,山岫獲重重。

    不詳 唐宋诗
  • 羣烏幸胙餘。 (見宋陸游《入蜀記》卷六。 )(〖1〗《入蜀記》卷六頁十一〖《知不足齋叢書》本〗:「祠舊有烏數百,送迎客舟。 自唐夔州刺史李貽孫詩已云羣烏幸胙餘矣。 」〖2〗李貽孫,原作李貽。 李貽孫曾官夔州刺史,《全唐文》卷五四四收其會昌五年撰《夔州都督府記》,《金石錄》卷九著錄會昌五年九月「唐李貽孫《神女廟詩》」。 陸游在述巫山神女祠中景物時引及此句,應即《神女廟詩》之殘句。 )(兩《唐書》無李貽孫傳,今參張忱石所考,補傳如次:李貽孫,字里不詳。 大和初任福建團練副使,會昌五年爲夔州刺史,大中三年任左諫議大夫充宏文館學士,大中五年任福建觀察使。 又曾任金部、司勳員外郎。 約卒于大中六年後。 原列「無考」作者,今移此。 )。

    李貽孫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日第十一(京本列第六○五十六首) 十七

    冠纓日(京本作「者」),日上即爲冠。 右(京本作「在」)下爲纓擎捧日,冠爲喜兆將須歡,纓則將心攢。

    易靜 唐宋诗
  • 寄方立義方曾在詩

    西南一柱力擎天,笞鳳鞭鸞下散仙。 不憤狐狸成窟穴,亦知滄海變桑田。 夢歸丁令鶴飛去,念舊徐公榻尚懸。 我是鄉人君是客,興言及此淚如濺。

    朱翌 唐宋诗
  • 秋熱

    風物連南國,炎威逼早秋。 墮飛波上翼,誤喘月中牛。 雲杼衣全解,冰壺渴未瘳。 此時班女怨,虛爲素紈愁。

    宋祁 唐宋诗
  • 奉陪舅丈祕書彥平主簿兄遊慧聚終日小飲上方待月再歷妙峰諸勝處用前人韵得二詩是日嘗微雨作 其一

    憑高情不淺,盡日倚胡床。 雲散他山雨,風來古殿香。 一川橫晚照,重閣枕秋光。 欲寫無窮意,詩凡不擅場。

    仲并 唐宋诗
  • 予有書閤僅容膝東有隙地初甚荒蕪偶於暇日理成小園徑以通之杖藜日涉於其間幾欲成趣然花木蕭疏不足播之吟詠謾賦十一小詩以記園中之僅有者時甲戌仲冬也 芍藥

    十花稱近客,千葉重維揚。 世上無姚魏,還他霸衆芳。

    王十朋 唐宋诗
  • 頌石頭和尚草菴歌 其二

    吾結草菴無寶貝,日劫相陪誰曉會。 只緣窮子不歸家,未免出頭來捏怪。

    釋印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