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木之形,谷神之靈。 水冷看秋色,天空垂曉星。 一點心明兮非臺之鏡,大千卷出兮破塵之經。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正覺
槁木之形,谷神之靈。 水冷看秋色,天空垂曉星。 一點心明兮非臺之鏡,大千卷出兮破塵之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壠頭遠行客,壠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登一命,孤劒通萬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巴檄故人去,蒼蒼楓樹林。 雲山千里合,霧雨四時陰。 峽路猨聲斷,桃源犬吠深。 不須貪勝賞,漢節待南侵。
詩源何代失澄清,處處狂波汙後生。 常感道孤吟有淚,却緣風壞語無情。 難甘惡少欺韓信,枉被諸侯殺禰衡。 縱到緱山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嶽前大隊赴淮西,從此中原息鼓鼙。 石闕莫教苔蘚上,分明認取晉公題。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風景有池塘。 木蘭舟上珠簾卷,歌聲遠,椰子酒傾鸚鵡醆。
平生中表最情親,浮世那堪聚散頻。 謝眺却吟歸省閣,劉楨猶自臥漳濱。 舊游半是前生事,要路多達後進人。 且喜新吟報強健,明年相望杏園春。 (《徐公文集》卷三。 )(按:《徐公文集》卷三收《表弟包穎見寄》,爲包穎寄徐鉉之作;其次爲和詩一首,爲徐鉉和包穎之作。 《全唐詩》誤以包穎詩收徐鉉名下,而以徐和詩錄歸包穎名下。 今爲分別移正之。 此則參《文史》二十五輯曹汛先生文。 )。
好山誰定識真形,著白山人眼最親。 半夜忽聞遭有力,中書君召主林神。
峯間碧琅玕,清風五月寒。 欲題無好語,支枕卷簾看。
幽壑藏雲水作聲,紉蘭入室好風清。 高蜚便有縹縹意,進筑如開蕩蕩城。 百尺樓成同日涉,四時花發匪朝榮。 園池如許誰言小,但放芻蕘雉兔行。
漁陽千幟掃空來,滿目妖氛鬭不開。 爲問玉京何日復,傷心黄屋幾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