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八四

〔宋朝〕 釋慧遠

水滿花肥春正長,東君作意腦愁腸。 同風未必如吾蜀,鼻觀先聞荔子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李夫人歌

    紫皇宮殿重重開,夫人飛入瓊瑤臺。 綠香繡帳何時歇,青雲無光宮水咽。 翩聯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發。 紅壁闌珊懸珮璫,歌臺小妓遙相望。 玉蟾滴水雞人唱,露華蘭葉參差光。

    李賀 唐宋诗
  •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

    杜若洲邊人未歸,水寒煙暖想柴扉。 故園何處風吹柳,新雁南來雪滿衣。 目極思隨原草遍,浪高書到海門稀。 此時愁望情多少,萬里春流遶釣磯。

    趙嘏 唐宋诗
  • 戲張道人不飲酒

    言自雲山訪我來,每聞奇秘覺叨陪。 吾師不飲人間酒,應待流霞即舉杯。

    顏蕘 唐宋诗
  • 遊石門山

    維舟清溪泊,徐步石門瞻。 窾屈借巖洞,空□□□纖。 □飛下習□,響(下缺)。 (見光緒元年王棻纂《青田縣志》卷六《金石》)(按:《縣志》云此詩殘刻在青田縣石門洞石壁,題下署:「勅採訪大使、潤州刺史徐嶠。 」徐詩後尚存張愿和詩殘刻,錄如次:「題石門山瀑布八韻敬贈□□□公幷序。 吳郡守兼江東採訪使張愿。 所歷名山觀瀑布者多矣,至於飛流若布,遠近如〖中缺〗。 百步石壁千尋急流成〖後缺〗。 」《縣志》又錄雲舫跋云:「張刻第三行有奉和某某使遊石門山數小字參於其間。 」張詩無殘存,故不另錄,姑附此以備考。 )。

    徐嶠 唐宋诗
  • 贈鄧洵美

    憶昔詞場共著鞭,當時鶑谷喜同遷。 關河契闊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 君遇已知依玉帳,我無才藻步花磚。 時情人事堪惆悵,天外相逢一泫然。

    李昉 唐宋诗
  • 送徐次公罷歷陽任歸三衢

    聞說家書賦鶺鴒,歸歟難弟見難兄。 接聯本作二年調,解印俄成千里行。 故國一犁春雨足,長江三板暮潮平。 爛柯况是神仙宅,招隠詩成好寄聲。

    王之道 唐宋诗
  • 詩史堂荔枝歌

    君不見詩人以來一子美,莫年流落來夔子。 賦詩三百六十篇,西瀼東屯客愁裏。 何人作堂畫遺像,收拾光芒榜詩史。 堂前何有有荔枝,樹猶未老熟獨遲。 世人貴早不貴晚,倘非我輩誰賞之。 涪陵昔遭妃子污,萬顆包羞莫能訴。 瀘戎一經少陵擘,至今傳誦輕紅句。 少陵傷時淚成血,一點丹心不磨滅。 散成朱實滿炎方,風味如詩兩奇絕。 樂天曾畫忠州圖,自言香味人間無。 君謨亦作閩中譜,陳紫聲名重南土。 何如詩史堂前株,正是一飯孤忠餘。 人爲世重物亦重,端如丈人屋上烏。 巴圖閩譜合避路,奚用品第分錙銖。 攙先熟者如楊盧,但可與之作前驅。 閩娘十八婢妾爾,將軍大樹真傭奴。 我生四百餘年後,來作先生游處守。 登堂三嘆荔正丹,聊效柳人祠子厚。 安得先生今復生,添賦夔州歌一首,要使荔枝之名長不朽。

    王十朋 唐宋诗
  • 聞雨

    慷慨心猶壯,蹉跎鬢已秋。 百年殊鼎鼎,萬事秪悠悠。 不悟魚千里,終歸貉一丘。 夜闌聞急雨,起坐涕交流。

    陸游 唐宋诗
  •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用韻作四首 其三

    向夕相尋昔步遲,坐殘初月見陰移。 關心去後幾南北,倒指從前屢合離。 君歎我貧猶爲米,我憐君苦伹耽詩。 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兩釣絲。

    趙蕃 唐宋诗
  • 呈折子明丈十首 其九

    客舍潭州又一春,花時風雨困頻頻。 欲知夏木扶疎處,好挂陶翁灑酒巾。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