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水漾天末,晚暘依岸邨。 風調烏尾勁,眷戀餘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 江豚湧高浪,楓樹搖去魂。 遠戍宗侶泊,暮煙洲渚昏。 離心詎幾許,驟若移寒溫。 此別信非久,胡爲坐憂煩。 我留石難轉,君泛雲無根。 萬里湖南月,三聲山上猿。 從茲耿幽夢,夜夜湘與沅。
无
其他无
〔唐朝〕 元稹
夏水漾天末,晚暘依岸邨。 風調烏尾勁,眷戀餘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 江豚湧高浪,楓樹搖去魂。 遠戍宗侶泊,暮煙洲渚昏。 離心詎幾許,驟若移寒溫。 此別信非久,胡爲坐憂煩。 我留石難轉,君泛雲無根。 萬里湖南月,三聲山上猿。 從茲耿幽夢,夜夜湘與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數歲白雲裏,與君同采薇。 樹深煙不散,溪靜鷺忘飛。 更憶東巖趣,殘陽破翠微。 脫巾花下醉,洗藥月前歸。 風景今還好,如何與世違。
蟬鬢紅冠粉黛輕,雲和新教羽衣成。 月光如雪金堦上,迸却頗梨義甲聲。
桂枝攀盡賈家才,霄漢春風棣萼開。 世掌綸言傳大筆,官分鴻序壓霜臺。 閩山翠卉迎飛斾,越水清紋散落梅。 到日池塘春草綠,謝公應夢惠連來。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連亙三十六,各各爲玉京。 自非心至誠,必被神物烹。 顧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曠侶,同作幽憂行。 其門纔函丈,初若盤薄硎。 洞氣黑昳𥄴,苔髮紅鬇鬡。 試足值坎窞,低頭避崢嶸。 攀緣不知倦,怪異焉敢驚。 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橫。 忽然白蝙蝠,來撲松炬明。 人語散澒洞,石響高玲玎。 脚底龍蛇氣,頭上波濤聲。 有時若服匿,偪仄如見繃。 俄爾造平澹,豁然逢光晶。 金堂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 雲漿湛不動,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減算,酌之必延齡。 愁爲三官責,不敢攜一{賏/缶|瓦}。 昔云夏后氏,於此藏真經。 刻之以紫琳,祕之以丹瓊。 期之以萬祀,守之以百靈。 焉得彼丈人,竊之不加刑。 石匱一以出,左神俄不扃。 禹書既云得,吳國由是傾。 蘚縫纔半尺,中有怪物腥。 欲去既嚄唶,將迴又伶俜。 却遵舊時道,半日出杳冥。 屨泥惹石髓,衣濕霑雲英。 玄籙乏仙骨,青文無絳名。 雖然入陰宮,不得朝上清。 對彼神仙窟,自厭濁俗形。 却憎造物者,遣我騎文星。
泰壇恭祀事,彩仗下寒坰。 展禮陳嘉樂,齋心動衆靈。 韻長飄更遠,曲度靜宜聽。 泛響何清越,隨風散杳冥。 徹懸和氣聚,旋退曉山青。 本自鈞天降,還疑列洞庭。
灊人思爾法,楚信有迴船。 估客親宵語,閑鷗偶晝禪。 經聲含石瀲,麈尾拂江煙。 常說歸山意,誅茅廬霍前。
馳光無時憩,加我五十年。 知非慕伯玉,讀易宗文宣。 經世匪吾事,庶幾唯道全。 誰言帝鄉遠,自古多真仙。 餘滓永可滌,秉心方杳然。 孰能無相與,滅跡俱忘筌。 安用感時變,當期升九天。
□□(明時)[一]奉遣出(別)皇(黃)州,行至漢陽南渡頭。 春風不解傳鄉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一]此第二首,又見伯二五五五卷,校其缺字異文三事。 又「渡頭」作「度」,「鄉信」作「香」,不及原卷〖伯三八八五〗之善。 )。
池散暮春景,君垂晞露恩。 妙音迴舜樂,濃味降堯罇。 詔出傾蘭省,筵開對杏園。 輕漣搖彩艦,芳草映華軒。 禊事輝朝曲,歡聲徹帝門。 常陪觀者列,低首望餘暄。
霜結梅梢玉,陰凝竹幹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