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惡貪嗔皆自起,高深海嶽猶窮矣。 無明發在一時間,對面如同千萬里。
无
其他无
〔宋朝〕 宋太宗
五惡貪嗔皆自起,高深海嶽猶窮矣。 無明發在一時間,對面如同千萬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悲臺蕭颯石巃嵸,哀壑杈枒浩呼洶。 中有萬里之長江,迴風滔日孤光動。 角鷹飜倒壯士臂,將軍玉帳軒翠氣。 二鷹猛腦徐侯穟,目如愁胡視天地。 杉雞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 韝上鋒稜十二翮,將軍勇銳與之敵。 將軍樹勳起安西,崑崙虞泉入馬蹄。 白羽曾肉三狻猊,敢決豈不與之齊。 荆南芮公得將軍,亦如角鷹下翔雲。 惡鳥飛飛啄金屋,安得爾輩開其羣,驅出六合梟鸞分。
東土苗人尚有殘,皇皇亞相出朝端。 手持國憲羣僚畏,口喻天慈百姓安。 禮數自憐今日絕,風流空計往年歡。 誤著青袍將十載,忍令漁浦却垂竿。
采采應緣白,鑽心不爲名。 掌中猶可重,手下莫言輕。 有對唯求敵,無私直任爭。 君看一擲後,當取擅場聲。
衰病近來行少力,光公乞我百齡藤。 閑來杖此向何處,過水緣山只訪僧。
肘傳丹篆千年術,口誦黃庭兩卷經。 鶴觀古壇松影裏,悄無人跡戶長扃。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禮則。 爲性重任真,喫著隨所得。 既與萬物齊,方(項校「於」)□(張錫厚撥補「中」字)守靜默。 一身逢太平,五內無六賊。 (見斯四二七七卷,轉錄自《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八四年第二輯刊張錫厚《斯四二七七殘卷考釋》。 )(按:斯四二七七卷,原無作者名。 張錫厚初擬題爲梵志體詩。 後經與蘇藏列一四五六卷重新綴合,確定此卷亦應爲王梵志詩,今從其說收入。 )。
臨陣次,鳥向敵軍來。 一隻一隻(辛本、川本作「雙」)猶可撃(京本作「自可」),或(京本作「忽」)然成陣叫聲哀,勿戰速當迴。
青蒼山色挼藍翠,瀲灩湖光照眼新。 珍重導師居此地,頹綱振舉是其人。
欲識梅山境,回環列萬峯。 朱門依綠水,粉堵出青松。
一夜雲潢剪素娥,平明門外柰詩何。 灞橋鄭五方如許,冰柱劉叉更患多。 衆版並題吾豈敢,扁舟乘興子能過。 不嫌茅舍無氈否,共續長安慷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