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造龜山藴,詩傳汝水餘。 于公足陰德,陶令竟閑居。 白業追蓮社,丹經授寢虛。 平生了無恨,善類勿欷歔。
无
其他无
〔宋朝〕 樓鑰
學造龜山藴,詩傳汝水餘。 于公足陰德,陶令竟閑居。 白業追蓮社,丹經授寢虛。 平生了無恨,善類勿欷歔。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錢塘岸上春如織,淼淼寒潮帶晴色。 淮南遊客馬連嘶,碧草迷人歸不得。 風飄客意如吹煙,纖指殷勤傷雁弦。 一曲堂堂紅燭筵,金鯨瀉酒如飛泉。
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幄黃金。 誰將一女輕天下,欲換劉郎鼎峙心。
聽鐘到靈觀,仙子喜相尋。 茅洞幾千載,水聲寒至今。 讀碑丹井上,坐石澗亭陰。 清興未云盡,煙霞生夕林。
平生南北逐蓬飄,待得名成鬢已彫。 寒浦一從拋釣艇,舊林無處認風飆。 程途雖喜關河盡,時節猶驚骨肉遙。 愁策羸蹄更歸去,亂山流水滿翻潮。
海宮蹙浪收殘月,挈壺掌事傳更歇。 銀蟾半墜恨流咽,六鰲披月撼蓬闕。 九炁真翁騎白犀,臨池靜聽雌蛟啼。 桂花浥露曙香冷,八窗玉朗驚晨雞。 裁紗翦羅貼丹鳳,膩霞遠閉瑤山夢。 露乾欲醉芙蕖塘,迴首驅雲朝正陽。
寺北聞湘浪,窗南見嶽雲。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羣。 瓦滴殘松雨,香爐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曉紛紛。
碧瓦雕牆擁翠微,泉聲一去杳難期。 一聞緱嶺仙成日,空想鈞天夢盡時。 青嶂淺深當雨靜,古松疎密向風悲。
學問非今日,[唯](〖維〗從龍晦說改)須[積](迹)年多。 [□](郭沫若補「請」字)看[千澗](阡蕳)水,萬合始[成](城)河。 (後四字均從翮沫若說改。 以上四首,出處均同前。 )(按:卜天壽《論語》抄本後附抄五絕六首,郭沫若以爲僅第一首爲卜無法壽自作,龍晦則以爲第一、第五首皆出其自作。 除其自作之一二首外,餘皆係抄錄舊作,二家意見大致相同。 今收第一、第五兩首入本書卷四卜天壽,餘皆收於此。 )。
久矣耆年罷送迎,喜聞革履下堂聲。 逰山笑我驀直去,過憂憐君太瘦生。 庭際楠陰凝晝寂,牆頭鵲語報秋晴。 功名已付諸賢了,長作閑人樂太平。
馬目山頭雨脚昏,龍津橋下浪花翻。 年豐郡僻無公事,一炷清香晝掩門。